引導語
高考很重要,重要到它可以改變很多人、甚至很多家庭的命運,高考後專業的選擇更是非常的重要,它決定著考生以後的職業和人生規劃。很多考生在選專業的時候都是比較理想化的,選熱門專業,把畢業後的自己想象的無所不能,似乎上了大學,選了專業就能夠學到專業的精髓,成為行業的精英。
還有一部份考生,只知道好好學習,考取更多的分數,至於以後怎樣就不知道了,這個時候,選專業成了父母的天下,而經過生活折磨的爸媽們,不希望孩子在走彎路、吃苦,就會選擇畢業後能夠比較穩定的工作性質,也就是老百姓常說的「鐵飯碗」。

因為師範類和醫學類就業門檻較低,也是比較穩定的職業,所以就成了爸媽們選專業時的「寵兒」。我們經常會聽到人們說「選師範專業吧,工作穩定」「學醫吧,當個醫生,收入多好」。
其實只有過來人才知道,其中的酸甜苦辣,尤其是本科學醫,畢業後大多數人選擇了繼續深造,考研究生、博士生也是常有的事情,所以有人說「學醫是條不歸路」。醫學專業是很多二本學校裏有的,那麽又有人關心了,每年這麽多的醫學畢業生,真正從事醫生行業的有多少?最後這些畢業生都在做什麽?
二本「醫學生」畢業後,就業與想象中有差距,還是抵不過現實!
隨著國家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生活比較富裕了,也不需要孩子早早工作賺錢,所以很多的民辦大學非常受歡迎,大學生的數量也是逐年增加,導致本科畢業成了一種及其普通的學歷,大學的專業也是五花八門,隨著社會的發展,新興的專業也是越來越多。
每年這麽多的學生進入大學,四年後就有大批大批的畢業生進入社會,畢業生們都去了什麽崗位?他們在做什麽?也是值得大家關心的問題。調查發現,相對於文科專業,理工科就業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因為可以從事技術型的工作,但是二本學校畢業的醫學院的學生就業情況就沒有那麽樂觀了。

因為醫學工作的特殊性,醫院專業學生的就業門檻就高,畢竟這是人命關天的職業,在招收畢業生的時候必須是優中選優的,即使二本院校畢業的學生之後考取了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生學歷,也很難進入比較好的醫院。
既然這樣說,那麽每天這麽多醫學院畢業的學生,最終在哪兒上班了?很多專業情結比較強的畢業生,會選擇與自己專業相接近的工作,比如藥品銷售或者是醫療器械銷售。

大城市的醫院對於醫生的學歷要求和能力要求較高,所以很多在大城市難以就業的醫學畢業生,選擇去縣醫院或者是鄉鎮的醫院工作,相對來說,雖然收入不算很高,但是工作穩定。當然少數家庭條件比較好的學生,會被送到國外繼續學習,鍍金回來參加工作,但是隨著國內醫學水平的快速提升,出國留學也不是很好的選擇了。
大多數的醫學畢業生迫於生活現實,就放棄了自己的專業,進入到其他的工作崗位,甚至有的人選擇了創業。大家肯定會聽過一句話叫做「勸人學醫,天打雷劈」,也許是言過其實,但是醫學生的就業問題不容小覷,如果考生對學醫情有獨鐘,又害怕畢業後的就業尷尬,其實可以選擇以下幾個專業。

因為醫生面對的是生命,所以對這個職業要求高也是對生命的尊重,學歷和能力都要強才能真正勝任這樣的工作,所以近年來,中國對於醫療方面的投入還是逐年增加的,這就是一個醫院精英化的趨勢。
如果高考分數不理想,那麽離精英就會有一定的差距,臨床專業就不算是一個好的選擇。此時,眼科專業就成了一個相對來說比較不錯的選擇,因為現在電子產品的普及,學習壓力的增加,人們生活方式的影響導致學生的視力問題突出,所以眼科專業還是相當重要的。
另外,口腔醫學專業也是不錯的選擇,「牙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能幫病人去除痛苦,都是很神聖的職業。除此之外,婦科產科、醫學影像專業也都是很好的選擇,畢竟這些都是輔助臨床醫生們治病救人,必不可少的職業。

總結:重要的是,這些專業的薪資水平很好,工作強度不大,學習難度相對較小,如果本科畢業後不想參加工作,考取這些專業的研究生難度也小。
但是打算學醫的學生還是要做好心理準備,因為這個專業學起來難度較大,需要背誦、記憶的東西很多,學習時間長,就業後的工作壓力也大,但是做真正自己喜歡的事情是一種快樂、一種享受。為自己喜歡的事業努力也是一種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