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一天一天減少的數據,看著大街上一個個開始營業的店鋪,看著菜市場熙熙攘攘的人群,如果不是人們都還帶著的口罩,真讓人有一種錯覺,錯以為疫情馬上就要過去。

然而事情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仍然有那麽多的醫生奮戰在抗疫的第一線,仍然有很多白衣戰士在為我們守護。當我看到梅仲明醫生於今天中午因為感染而離世時,我的眼裏滿是淚水,我不知道這樣的戰鬥還需要多久,我也不知道還會有多少的醫護會犧牲在一線戰場,但我真心不希望再看到聽到這樣的訊息。因為他們犧牲太多了!

梅仲明醫生生前就職於武漢市中心醫院,是該醫院的眼科副主任,同時他也是此前去世的李文亮同科室同事。他擅長白內障、青光眼、近視等疾病診斷、治療,是「香港健康快車」白內障復明手術武漢站的主要手術者之一,曾榮獲武漢市政府「光明特使」稱號。

在網上的評價裏我們看到他是有大愛、耐心、熱心、細心之人,他對病人如親人,會很認真地站在病人的角度考慮問題,不亂開檢查。然而就是這樣優秀的好醫生,卻離我們而去。

梅仲明醫生畢業於中山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也就是現在的中山大學醫科部,是首批由教育部和衛生部「兩部共建醫學院」。中山醫科大學前身是創辦於1866年的博濟醫學堂,它是中國最早的西醫學府,孫中山先生1886年曾在此學醫並從事革命活動。
中山大學醫學院有多牛?
中山大學醫學院有國家級重點學科9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新藥(抗腫瘤藥物)臨床試驗研究中心1個,中山醫科大學校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4個,衛生部重點實驗室3個,教育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衛生部醫藥生物技術工程中心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7個。

中山大學醫科現有附屬第一醫院、孫逸仙紀念醫院(附屬第二醫院)、附屬第三醫院、附屬第五醫院(珠海醫院)、附屬第六醫院(附屬胃腸肛門醫院)5所綜合性醫院;山眼科中心(含眼科醫院)、腫瘤防治中心(含腫瘤醫院)、附屬口腔醫院3所專科醫院。這麽多的附屬醫院,在全國也是首屈一指的。
同時中山大學醫學院的高考錄取分數一直是中山大學錄取分數中很高的,像臨床醫學八年制甚至能夠達到清華北大的分數,考研的時候中山醫的錄取也是如此。既然高分人士都往這裏來,足以說明這裏有這個實力。

中山大學醫學院在全國醫學類專業裏是非常靠前的,如果將來你要學醫,這裏無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這個春天讓我們看到了醫生的力量,希望不久的將來,更多的有誌學子學醫報國。
默哀!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果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