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報季都讓考生和家長非常忙碌和焦慮,家長除了要做好後勤保障工作以外,還要研究高考誌願填報的相關問題,尤其是最近幾年實行新高考以後,高考填報規則的改變讓家長頭痛不已。
孩子的分數到底適合填報哪個院校?孩子心儀的專業是否可以被錄取?這麽多院校和專業到底要怎麽填報才最穩妥?很多的問題都有待我們家長和考生去了解,當我們了解了錄取數據和招生計劃以後,院校的招生章程(查詢學校官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核對環節,尤其以下幾點需要我們重點關註。

1.錄取規則:
1)順序誌願還是平行誌願?
我們以南京大學為例,在南京大學的招生章程中第十四條寫到「南京大學根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計劃和考生報考情況確定調檔比例或調檔分數線。按照平行誌願投檔的批次,調檔比例原則上不超過105%。按照順序誌願投檔的批次,調檔比例原則上不超過120%。」,這就明確的說明了按照平行誌願和順序誌願的規則,一般順序誌願出現在提前批,平行誌願出現在普通批。但也有院校普通批也采用順序誌願錄取的,這要引起重視。
2)分數清還是專業清?在福建農林大學招生章程的第四條「錄取規則」中的第2點,有如下描述「除福建省提前批、地方農村專項批次外投檔我校的非美術類考生,專業誌願采用‘專業清’的模式錄取」。這點各位家長一定要高度重視,填寫第一專業誌願要非常謹慎。如果填寫的第一專業誌願是高分專業,而考生的分數沒有競爭力,那很可能後面填寫的專業誌願也不能錄取,從而造成調劑。如果沒有把握被填寫的第一誌願錄取,那我們建議放棄這個院校(或院校專業組)。當然最近幾年采用「專業清」的院校越來越少了,但查閱招生章程中的錄取規則,看是否為「專業清」是一定要檢查的一個步驟。
3)是否有專業級差?
此外,還有些院校的錄取規則是在「分數清」基礎上是有專業級差的,這對6個專業誌願的選擇以及排序非常講究,也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在此我們不一一例舉了。

4)是否有加分規則?
在南京大學招生章程中第十五條寫到:「同一考生如有多項政策加分,只采用最高一項加分,且原則上不得超過20分」。關於加分項,我需要特別提醒有關少數民族加分的規則,是以考生高考時戶口所在地屬於少數民族才可以加分,對於有些考生戶口遷移前是少數民族,遷移以後不屬於少數民族的情況一定要確認清楚是否可以加分,以免虛高分數報考滑檔。
5)「考生入學後轉專業」的規定是如何描述的?
招生章程中一般都是由特別說明,哪些專業入學後不可以轉專業,只能在本校區內轉專業等規則,這都是在填報誌願時必須要了解清楚的,以免造成有「曲線救國」失敗的情況。
6)是否有單科成績要求?
很多院校對某些專業都會對英語有特殊要求,比如英語、英語(師範)和商
務英語專業只錄取外語語種為英語的考生,且英語單科成績不低於105分。填報誌願時一定要看清楚對英語學科分數的具體要求再進行填報。另外中外合作辦學也是有英語單科分數要求的,也要引起註意。
2.體檢要求
體檢要求一般除了執行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制定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及有關補充規定以外,每個院校還有不同專業的體檢要求,主要體現在色弱、色盲、近視、聽力和身高等方面。舉例如下:

1)輕度色覺異常(俗稱色弱)不能錄取的專業:化學、心理學類、生物科學類、生物科學、生態學、環境工程、學前教育、特殊教育、體育教育、運動訓練、聽力與言語康復學等相關專業;色覺異常II度(俗稱色盲)不能錄取的專業:美術學、繪畫、設計學類、地理科學、建築學和微電子科學與工程等相關專業,每個院校都會具體的說明。
2)近視不宜就讀醫學類各專業:任何一眼矯正到4.8鏡片度數大於800度者;一眼失明另一眼矯正到4.8鏡片度數大於400度者;兩耳聽力均在3米以內,或一耳聽力在5米另一耳全聾者;斜視、嗅覺遲鈍、口吃者;對化學物品有過敏反應者。聽損考生不能報考俄語和英語專業等。
3)身高要求:護理學、旅遊、航空等專業建議身高要求男生167CM;女生157CM以上。值得註意的是,大部份院校在入學時都會進行再次體檢復查復測,如果體檢不合格會導致無法順利入學。
3.辦學地點
很多院校都有多個校區,不同校區可能會在不同城市,不同專業會分布在不同城市的校區,這都是家長必須的透過招生章程檢視清楚的。例如南京大學就有多個校區,其中有個校區在蘇州,其它幾個校區都在南京不同的行政區。有的大學分校區在非常偏遠的城市或地區,很多家長和考生是無法接受的。

4.其它
還有關於學費、助學計畫、中外辦學專業、保研率等資訊都是需要了解清楚的,說了這麽多關於招生章程的重要性,那招生章程什麽時候會釋出?在哪裏可以檢視呢?各院校一般會在每年的5月前後在院校官網、中國教育線上、陽光高考網等網站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