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縱覽 > 教育

「雲看青海」在實作全面小康道路上 青海不讓一個殘疾人掉隊

2023-01-04教育
憑著堅強的毅力,高位截癱的都海成用一支自制木槌在電腦上「敲」出了三部長篇小說;身高不足一米的朱亞楠,拼搏創業、回饋社會,免費為百名大學生提供實習崗位,並長期資助困難學生;失去光明的朱貴海,不僅學會了中醫推拿、針灸,還免費幫助當地群眾維修電腦……
「雲看青海」在實作全面小康道路上 青海不讓一個殘疾人掉隊
圖為青海省殘疾人就業服務指導中心舉辦就業創業沙龍分享會
近年來,青海省湧現出一大批自強不息的殘疾人,他們用實際行動證明殘疾人同樣可以擁有豐滿而精彩的人生,鼓舞和激勵廣大殘疾人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為青海省各族人民在建設現代化新青海的征程上團結奮鬥註入了精神力量。

推動「衣食住行學」得到新改善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

在脫貧攻堅過程中,青海把農村貧困殘疾人作為重點,各級政府殘工委成員單位協同發力,各級殘聯組織、殘疾人工作者凝神聚力,聚焦殘疾人脫貧解困,聚焦殘疾人貧困程度深、脫貧難度大等難點,因人因戶開展精準幫扶,全省22489戶、36835名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如期實作絕對貧困「清零」。殘疾人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提升至95.83%;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由2012年的90.38%,提升並穩定在95%以上。

在實作全面小康的道路上,青海讓殘疾人一個都沒有掉隊。

註重學有所教,受教育水平顯著提高;註重勞有所得,就業創業亮點紛呈;註重病有所醫,醫療保障不斷加強;註重老有所養,養老水平持續提升;註重住有所居,生活環境大幅改善;註重兜底補短,特惠保障力度不斷加大……近年來,青海推動殘疾人的「衣食住行學」得到新改善。

在推動殘疾人同步邁入全面小康的過程中,青海註重發揮制度的保障和引領作用。

在推動殘疾人勞有所得方面,青海制定印發【青海省關於扶持殘疾人自主就業創業的實施意見】等殘疾人就業保障政策檔,對殘疾人自主就業創業、用人單位超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等給予補貼獎勵。

為更好保障殘疾人病有所醫,青海印發【關於進一步健全完善醫療救助制度的通知】【關於建立中輕度殘疾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和醫療保險補貼制度的實施意見】【關於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的實施意見】等,明確將低收入家庭中的重度殘疾人納入重點醫療救助物件,按規定享受資助參保、門診和住院等醫療救助政策。

青海還註重兜底補短,不斷加大特惠保障力度。制定【關於建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的實施意見】,累計投入資金15.65億元,為106.4萬人次殘疾人發放「兩項補貼」。全省普遍開展殘疾人托養服務工作,加大殘疾人托養照護工作力度,為1.5萬人次精神、智力、重度肢體殘疾人提供托養照護服務。

升級服務措施開創新格局

十年來,青海不斷完善基礎設施,持續縮小殘疾人狀況與社會平均水平的差距,紮實保障和改善殘疾人民生,促進殘疾人得到及時便捷的服務。

「四級服務設施」從無到有實作全覆蓋。中央預算內持續投資5.48億元,省級配套1.29億元,建設完成了省級殘疾人康復中心1個、文化體育中心1個,市州級康復中心8個、縣級綜合服務和托養中心40個,社群「殘疾人之家」136個;省、州、縣三級均實作殘疾人服務設施全覆蓋和康復、托養、綜合服務設施「三者有其一」。

「五級組織建設」由遠及近實作貼近化。組織體系全面加強,截至2022年9月底,青海省8個市(州)、45個縣(區、市、行委)、407個鄉(鎮、街道)全部成立了殘聯,4509個村(社群)成立了殘協。省級開發殘疾人公益崗位專職委員708人,鄉村兩級專兼職委員達4942名。省級殘疾人各專門協會工作經費提高兩倍,落實了辦公場所,有效支持了協會發展。省、州、縣三級共成立殘疾人專門協會266個,成立青海省殘疾人聯合會社會組織黨委,進一步強化黨對殘疾人專門協會工作的全面領導,殘疾人各專門協會更加活躍。

「大數據采集運用」從面到點實作精準化。2017年,青海省開發建設了集資訊采集錄入、查詢統計等功能為一體的「互聯網+」青海省殘疾人資訊管理服務平台,打造高效便捷的資訊采集方式,在全國率先實作即時更新模式,手持終端采集率達100%。連續8年,每年組織5000多名殘疾人工作者、村(社群)幹部助殘誌願者,深入17萬余名持證殘疾人家庭和4683個村(社群),對35項基本情況和需求資訊進行實名制登記,並實作年度動態更新,形成數據分析報告,為科學制定各項惠殘政策提供可靠依據。

「互聯網+助殘」從聯到通開啟新模式。立足殘疾人事業發展的供需結構調整,建成「互聯網+」輔助器具精準適配服務平台、青海省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征繳管理系統、青海省殘疾人就業創業網路平台,不斷提升資訊化服務水平。自2019年7月30日發行全國首張具備殘疾人證套用功能的社會保障卡至今,青海已申領啟用103699張殘疾人專用社保卡,使用率達100%。

加強權益保障和維護力度

十年來,青海持續加強殘疾人權益保障和維護力度,持續保障殘疾人的生存權、發展權、受教育權、健康權。

聚焦權益維護,持續完善惠殘助殘政策法規。青海省頒布實施了【青海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快推進殘疾人小康行程的實施意見】【青海省人民政府關於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的實施意見】【青海省實施〈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辦法】【青海省殘疾預防行動計劃(2016—2020年)】【青海省貫徹實施〈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重點任務分工方案】【青海省關於進一步促進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服務工作的若幹措施】【青海省人民政府關於建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的實施意見】【青海省促進殘疾人就業實施方案(2022—2024年)】等一批助殘惠殘政策,涵蓋組織建設、康復醫療、教育、創業就業、扶貧和社會保障、誌願助殘、無障礙環境建設、法律維權助殘等方方面面,殘疾人生存權得到穩定保障。

聚焦重點政策,持續推動落地落實。2021年,青海省被確定為全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定點服務機構規範化管理四個試點省份之一。青海制定機構評定和管理辦法,對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工作進行全過程規範。為最佳化殘保金征收結構、規範資金使用、強化責任監督,有效有力促進殘疾人就業,省財政廳、省稅務局、省殘聯、人民銀行西寧中心支行制定【青海省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實施辦法】,明確勞務派遣用工計算方式、繳庫方式和減免緩繳審批方式,明確職工年平均薪資的計算口徑、征收上限和社平薪資計算口徑以及屬地管理等政策,2021年全省殘疾人就業保障凈入庫27290.96萬元。

聚焦法律服務,持續幫助「築夢」「圓夢」。青海持續深入實施法治宣傳教育五年規劃,積極開展殘疾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專項行動和「殘聯法律七進」活動,組建法律助殘維權服務團隊,由專業律師為殘疾人群眾提供法律宣傳、法律咨詢、法律調解等服務。切實做好殘疾人參政議政服務工作,推薦366名殘疾人、殘疾人親友、殘疾人工作者當選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支持殘疾人為「六個現代化新青海」建設建言獻策、貢獻智慧。積極幫助殘疾人走出家門、融入社會,十年來籌集資金3487萬元,為101981人次下肢殘疾人發放機動輪椅車燃油補貼;籌集資金600多萬元,幫助1400多名殘疾人考取機動車駕駛證,圓了「汽車夢」;協同青海聯通公司研發推出專供聽力和言語殘疾人使用的暢聽王卡,圓了聽障人士的「通話夢」。

來源法治日報(2023年01月03日第7版)
編輯:宣佳
稽核:張雪飛、張競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