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畢業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是保就業穩就業的重點群體。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健全就業促進機制,促進高品質充分就業。」
作為我市唯一一所省屬公辦本科高校,宿遷學院把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作為重要的政治任務,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強化就業優先政策,紮實落實就業工作「一把手」工程,形成「領導主抓、部門統籌、校院聯動、全員參與」的就業工作機制,做到推動有力度、崗位供給有廣度、就業育人有效度、精準幫扶有溫度,確保畢業生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10月29日,市委人才辦舉辦宿遷學院「校園宿遷日」系列活動,吸引全市事業單位、金融機構、國有企業、上市公司等60多家用人單位參會,提供1700多個優質崗位,吸引宿遷學院應屆畢業生留在宿遷創新創業。在招聘現場,企業洽談3025人,初步達成就業意向813人。
這場招聘會只是宿遷學院舉行的校園雙選會之一。為全力促進2023屆畢業生高品質就業,宿遷學院積極舉辦了多場線下校園招聘活動。據宿遷學院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孫勇介紹,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宿遷學院在全省率先組織開展小規模的線下綜合招聘會,每周舉辦線下分行業、分專業、分地區的專場雙選會,滿足學生求職需求。
與此同時,宿遷學院就業指導中心積極開拓雲端招聘市場,充分利用教育部「24365平台」、江蘇省「91job」平台等資源,舉辦重點行業用人單位線上招聘活動100余場。此外,還利用「宿院招就」微信公眾號,立體式推播招聘資訊,年度共計釋出微信近200期,釋出1152家單位招聘資訊、14期就業指導知識和課程。
「我們線上上線下為廣大企業和畢業生提供就業資訊釋出、招聘會、宣講會等服務,就是希望能夠拓寬學生就業渠道,全力打好‘穩就業’攻堅戰。」據孫勇介紹,宿遷學院常態化、規範化舉辦校園大、中、小型招聘會,做到「小規模、分專題、高頻次」舉辦招聘活動,基本形成「日日有資訊、周周有宣講、月月有招聘」的招聘服務新模式。透過「91job」智慧就業平台全年即時釋出崗位資訊1.5萬余條,全年共計開展線上線下18場大、中、小型招聘會,參展企業1800余家,開展企業專場宣講會150余場,共計提供就業崗位近20萬余個;透過「畢業申」招聘平台,全年開展分學院、行業等各類招聘會34場,參展單位1.6萬家,提供就業崗位需求人數19萬余。
除了充分發揮校園招聘主渠道作用,宿遷學院還在專項行動上猛發力。從今年5月以來,宿遷學院校領導帶隊走訪市人社局及相關企業,開展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大力推介畢業生。期間,學校主要領導走訪企業115家,拓展就業崗位3248個,有效開拓了就業市場,為2023屆畢業生高品質充分就業保駕護航。
此外,宿遷學院積極開展「求職輔導月」「政策宣傳月」「就業促進周」等專項行動,強化就業指導服務,全年開展生涯教育活動 30余場,參與人數8000多名。疫情防控期間,就業指導中心利用校內外資源持續開展線上生涯咨詢服務,不斷最佳化咨詢流程,多維度、深層次、精準化為學生提供就業指導服務。
「針對就業困難畢業生,學校實行‘一生一策’動態管理和‘一對一’精準幫扶,做好全天候、全過程的互動對接,持續為畢業生提供更安全、更便利、更實效、更匹配的就業資訊和指導服務。」孫勇說,為鼓勵畢業生積極就業、早就業,宿遷學院幫助2022屆畢業生申請發放求職創業補貼45.3萬元,並分擔部份求職花銷,2022年共計發放求職交通補貼30.01萬元。

宿遷學院還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引導畢業生到中西部地區、艱苦邊遠地區就業創業,到現代農業、社會公共服務等領域創新創業。與此同時,積極配合兵役機關落實好國務院、中央軍委關於今年征兵工作部署,針對畢業生群體開展精準宣傳動員和重點征集,積極引導大學畢業生參軍入伍。據了解,2022屆畢業生進入國家、地方基層計畫46人,2022屆畢業生秋季征兵入伍17人,在中國式現代化的行程中貢獻著昂揚向上的「宿院力量」。
城市孕育大學,大學滋養城市。多年來,宿遷學院一直把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為重要目標,以奮發有為的姿態,積極發揮畢業生就業工作在區域高校的示範引領作用,取得了良好的辦學效益和社會效益。宿遷學院2022屆畢業生在江蘇、宿遷就業人數分別占畢業生就業人數的85.51%和12.23%,為學校更好地融入地方發展、服務地方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2022屆畢業生考取研究生504人,入職國有企業358人,考取公務員、事業單位(含教師)編制300人,較2021屆穩步提升。

把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作為重中之重,積極拓展就業渠道,做實做細就業指導服務,宿遷學院正千方百計推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助力畢業生走好求職「關鍵步」。下一步,宿遷學院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繼續以促進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品質就業為目標,著力最佳化就業工作模式,未雨綢繆挖掘崗位資源,努力深化就業育人,以紮實有效的措施打好「穩就業」攻堅戰,奮力開創就業工作新局面。(孫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