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個93年家庭主婦低物質的生活呈現,也是一個自我救贖和療愈的故事。這位93年的家庭主婦,面臨了一些精神上的壓力。她察覺自己內心經常會有一些不美好的童年記憶,而且她也不是很認同自己的工作,甚至她對親密關系也有疑慮,以及經常對這個世界感到恐懼。
經過測試,她發現自己已經得了重度抑郁,但是無奈,因為沒有足夠的費用去找心理咨詢師求助,只能嘗試重新構建自己的生活來自救。
於是她辭去了不喜歡的工作,也並沒有打算立即找工作,而是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開始進行自我梳理,自我探索,走上一條自我療愈之路。

在此期間,她做了很多的轉變。比如說他原來會在網上買很多自己都不需要的東西,從那樣的狀態開始慢慢的進行改變,她在逛菜市場的時候,發現,十元錢的T恤和一百元的體恤,實際上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她開始嘗試斷舍離,開始嘗試降低自己的欲望,並且把網紅博主全部關閉。買著便宜的衣服,穿起來也很舒服。
如果實在要去做客的時候,會準備一兩條好看的衣服,也不會太貴,基本在30元左右的裙子,專門在社交時穿著。
她以前很喜歡吃各種垃圾食品,包括奶茶、薯片、巧克力等等,現在開始嘗試自己做水果茶,做喜歡的小點心,用健康的食譜來替代原來的垃圾食品,給身體減負。

她也不再叫外賣了,嘗試去做一些自己喜歡的這個食品的新鮮的食品。菜市場早上的菜品都很新鮮,自己做起來也極其美味。她和先生每周末會把一星期的菜全部買好,有時候會有一兩塊錢的菜心,幾毛錢的蘿蔔都可以買到。
他也會買一些肉,豬肉、雞和鴨,還會買一些海魚。就是這樣的一個生活,每周的菜和肉大概花費在300塊錢左右。
不工作的話,那麽除了買菜做飯之外還能幹些什麽事情呢?而她和先生做得最多的一件事情就是去老街逛街,順帶著擼貓,再去二手書店看看書。這就是他們全部的生活,買菜做飯、逛街擼貓、看書喝茶,也頗有一番恬淡和意境。而他們每個月的食物和日用品啊,就是在1500塊錢左右。

所以說,她辭職以後,大概有四年的時間,她比任何時候都活得更加幸福,開始吃得香,睡得香,逐漸體會到了幸福感。她甚至覺得無比心安,他覺得即便將來他老公不在身邊,她有一套房子,也可以過得很清閑。找個一兩千的工作就能夠過得很舒適了。
此刻她徹底地被療愈了,她不必在無盡的廝殺和奮鬥,不必再焦慮而不安,不必再做自己不喜歡的工作,不必再各種壓力下沈浮,回歸到了自己的一個內心的平靜。
說到這裏,我們都知道最近這幾年都是疫情,昨天我還去朋友的公司去看一看。朋友因為公司的壓力,難以支撐,日子過得很是辛苦。在疫情期間這幾年,我身邊的朋友,失業的失業。創業關門的關門,還有一些在生死邊緣掙紮,非常的痛苦。

而當我們被隔離在家的那一段時間,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們真的吃不了多少,穿不了多少。你會發現一日三餐,粗茶淡飯也可以過得很好,也並沒有你想象當中,沒有錢會活不下去的感受。
我們會發現因為疫情,我們反倒有時間來反思自己的生活,對生活進行一些深入的思考。這樣的思考很大程度上是有益的。
很多人現在都意識到了,包括那些曾經崇尚一些精致生活的人,都開始變得更加接地氣了,變得更加有煙火氣息。

什麽是煙火氣息?就是早早地去菜市場買新鮮的蔬菜。然後自己烹製粗茶淡飯。一起喝茶,一起看書,然後逛街擼貓。這樣的生活,實際上真的不需要花費太多的金錢。
而我們以前總是要去追逐,我們要去買很多自己不需要的東西。去攀比,用物質來彰顯自己的身份。當人生出現變故,脫離了原來的軌域,你就能意識到原來我們真的不需要那麽多。
原來斷舍離,真的可以療愈我們。我們很多生活的焦慮,都是因為我們的欲望所造成的。而且欲望總是無止境的。不知道大家聽完這個93年家庭主婦的故事之後,有什麽樣的感受?

可能有的人會問,1500元在小城市當然可以了,大城市不一定能做到。唉,這點還真不一定。我認識一個朋友在上海。19年失業了,年齡也大了,快到退休的年紀了,又因為疫情的反復,3年的時間基本上很難找到工作,他一個月的生活費也就是2000塊錢。
他原來可以賺2-3萬的一個人,剛開始焦慮得無法入眠,2-3萬都不夠,別說2000了,該怎麽辦呢?即便很不情願,但他開始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