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縱覽 > 教育

我的三次高考故事

2022-10-25教育

今天女兒放學回來,說是他們班拿去年及歷年的高考真題給他們同學做,真的是太難了,

看到她還沒參加正式的考試就開始膽怯了,我不得不再次拿出我參加三次高的事情來鼓勵她,之前也把我高考三次的故事講給侄女聽過。

我侄女參加了今年的高考,比一本線差幾分,上二本線沒問題。

全家人都很不甘心,於是,我安慰侄女,說:「寶貝,你的成績不錯,可比你小姑媽我當年厲害多了,我當年可是參加了三次高考都還考不上一個正規點的學校。」

看著她好奇的眼神,我向她講起了我的三次高考故事。

我這輩子參加了三次高考,原因就是成績太差,從高三考到了高五。

第一年,是1993年,當時的我在一所縣城普通高中,這所學校我們是最後一屆高中,所以老師和學校都不太重視我們這一屆學生。

大家對考試不重視,對前途沒信心,對學習也沒興趣,上課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溜課,逃課現象非常嚴重,班主任也拿我們沒辦法,對我們的行為除了搖頭就是嘆氣。

當別人都在為沖刺高考而努力,我們卻在混日子,

終於,當高考到來之時,那時還實行先預考一次,但是不算成績。

預考的前一天晚上,我還在家裏看電視,當時還是黑白電視,是我大哥結婚時買的,後來他換了彩電了,就把黑白電視留給我爸媽看。

我那天在看一部武俠電視劇,叫什麽名忘記了,但是內容好像是講武林中兩個法寶,一個叫什麽劍,一個叫金蟬絲,然後只有那把劍才能砍斷這種金禪絲。

當時播放連續劇,我記得一連播放了三集,然後我看完了才去睡覺,大約已經是晚上一點鐘。

其中,在看到十一點的時候我爸起來了,他問我:「乍還沒睡覺。」我沒有一點驚慌,坦然回答他,等我看完了就睡。

那時候高考沒有現在這樣的氛圍,不會到處是宣傳標語,也不會全社會都把目光放在高考這裏

更不會有考生的家長接送或者是在考場外面等待。

同時,那時候,高考和中考都是七月七日,八日,九日,俗話黑色的七月,但遠遠沒有現在這樣老師,孩子,家長全部關註的現象。

所以,雖然是第一次參加高考,大家都顯得很平靜,個別家長擔心,也只是在心裏著急,不會因為這個事情而放下工作,生活,更沒有一切為高考讓路的現象!

第二天早上考語文,我看到卷子很多不會做,就全靠蒙,不會的也填滿了。

下午,考數學,由於底子太差了,所以,很多題目根本看不懂,會做的沒幾個。

等做完會做的,時間還剩很多,於是趴在桌子上,結果,迷迷糊糊竟然睡著了。

不知道睡了多久,監考老師敲了敲我的桌子,我才醒來,一看手表,馬上快下課了。

後來,在正式考試的時候,我倒沒有再睡著。

但是,知道反正也考不起,也就不重視,輕松走進考場,沒做完也要等下課才出來。

後來,我們兩個班(一文一理)八十人,一個都沒考上,最高分只有三百五十分左右。

我當時考了三百二十分,在我們班是第二名。按照當時的成績,我可以去讀自費的大專差一點的學校。

但是,我爸還想再讓我復讀一年,認為一年下來,應該能夠提高至少五十分左右,於是,就叫我去復讀了。

第一次高考完之後,我們班的同學都各奔東西。

現在想來,那時的我真是不當家不知道財米貴。

父母親節衣縮食給我創造那麽好的讀書條件,我卻不知道珍惜,天天去學校混日子,拿自己的前途當兒戲。

後來,每次因為學歷低而混得不好的時候。

我總在想,如果我讀書的時候,父親對我嚴厲點,像別人的家長一樣,考不好拿棍棒侍候。

可能我害怕了,就會逼自己努力上進,讀書態度認真點,今天是生活也許就不一樣了。

又到開學了,我和另外少數幾個同學沒地去,於是我爸媽就叫我再去復讀,就這樣我第一次加入了復讀的大軍。

但是,由於家庭條件不好,復讀一個學期之後。

有一天,我爸把我叫到跟前,很為難地對我說:「你哥正在讀大學,十分需要錢,而你要復讀也要幾大百。

而且你媽媽身體一直不好,每月都要一筆大開支,家裏就只有我這點薪資,你看你成績也不行,是不是你先不要復讀了,先去找個事情做,掙點生活費,也緩解一下家庭經濟壓力,好嗎?」

我爸把求助的目光看向我,我心裏隔登了一下我就答應了。

於是,十九歲的我到一家私人辦的木材加工廠去上班。可是很遺憾,由於我動手能力差,又是計件薪資,做了三個月,平均下來,每個月薪資才三十塊錢,連生活費都不夠。

父親看我實在不是那塊料,於是在又叫我回家去報名參加高考,我現在還記得當時我們的高考作文題目是【嘗試】,題材不限。

那次高考成績也很差,也就三百分左右。

由於成績太差,自然也考不上公費學校。本來上自費大學是可以上的。

(我們身邊的學習不太好的都去了自費學校,後來都分配了工作,現在有很多還任了副縣級領導,在縣裏任科級就更多人了)。

但是父親太高估我的實力了,看不上那些自費的學校。

同時因為上自費的一個學期三千塊錢,什麽都是自己出,所以有點舍不得,於是叫我再復讀一年考個公費的學校。

後來,他因為這個決定改變了我的一生(這是後話了)。

經過實踐證明,我讀書也不行,做活路也不行,家又是在縣城,沒莊稼可種。

同時因為我又是女孩子,在家裏最小的,長得又矮又差強人意。家裏的哥哥姐姐都考上了學校,參加了工作。

放我去打工,父親又不放心。想來想去,只有再繼續讓我復讀一年,算是再賭一把。

於是,我又走進了第二次補習班,進行第二次復讀了。

這次復讀,有的是和我一樣復讀了第二次的,有的是復讀了第一次的。

同時應屆生學生更多了,競爭也更大了。由於數學基礎太差,雖然又讀了一年,也下了狠勁,但是,成績還是沒有起色。

馬上到高考了,我對考試的一切流程早已輕車熟路。

所以,在考試前一天,我沒有像別人一樣去看考場,而是在家捧著歷史書看,雖然知道沒什麽效果,但還是照著老師那句:「臨陣磨槍不快也光」的俗話看書。

第二天,我提前兩個小時去學校找考場,準時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也許是考兩次麻木了,也許是知道反正考不起,也不用緊張。

我心情平靜,沒有半點緊張,仿佛這不是決定我人生命運的轉折點,而只是一個平常的測試。

第一場語文考完,我沒有什麽感覺,既沒感覺考得好也沒感覺考得不好。

考數學了,我看到那些填空題和選擇題仿佛似曾相識,但又不確定正確答案是誰。

套用題完全不會,於是只能完全靠蒙。

但是,不知道為什麽,那場考試的好像監考老師在最後還剩幾分鐘的時候,教室裏突然開始亂了起來。

有些學習差的同學就去抄學習好的同學的試卷那些選擇題,或者對錯題答案。

我由於膽子小,也想起老爸那句話,你會做就做,不會做就算了,不要去抄別人的,知識來不得半點虛假。

所以,同學們還在抄別人答案的時候,我已經交卷子出來了。

後來分數出來了,我的數學只得了38分,是三次考試中考得最差的一次。

到了英語和政治,歷史都是很平靜地考完了,就像完成一件任務一樣。

後來,當分數出來後,同學們的分數都比我高,特別是那些最後抄別人答案的同學都考進了公費的學校。

我爸就問我是什麽原因,平時學習比我差的考試成績還比我好,我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於是,我又考不上公費生,沒辦法了。父親只好送我去讀了個自費的大專生,也是這個別人看不上的文憑又一次改變了我的命運,這也是後話。

從三次高考中,我認識到,高考確實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有時候甚至於可改變一家人的命運。

肯學習的人高考就僅僅是一次考試,考砸了,上不到理想的學校。

退一步,先上了,以這樣的學為起點,其在繼續努力,再向上更高一級的學校攀登,永不放棄,永不懈怠。

這樣的挫折就是助推向更高發展的奠基石。

反之,這次考得很好,進了985,放棄了繼續奮鬥,而是沾沾自喜,不思進取,把時間用在打遊戲,睡懶覺,談戀愛,享受生活上,不看書,不做作業,就是混日子。

即使起點再高,最後還是要被打回原點。

但是,有些考不上學校的就只能出去找事情做。我們班的有幾個平時成績不好的,後來出去打工,畫面透過努力奮鬥,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而當時考進了學校,後來,國家分配到機關單位的,幾十年下來,生活也沒什麽變化,只有個別人當了領導。

以後的人生中還有很多比高考更讓人難過的挫折。

我的三次高考故事

人生處處是考場,考好了,比別人更多一些選擇機會,更了解和拓寬一些視野和眼界,比別人起點更高一些,不放棄努力,就會成為巨人的肩膀,站得更高,看得更遠。

高考不過是一場考試,也的確只是一場考試,這場考試改變了一些人的命運,但關鍵是人,不是考試。

所以,高考是人生的一次重要考試,但又不僅僅是一次考試!

我希望我的女兒不僅僅是重視高考,也要重新人生中的每一次考試,因為有可能每一次的考試就決定或改變自己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