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縱覽 > 教育

教育部要求有發熱、幹咳、乏力、咽痛等癥狀的師生不得到校

2023-01-03教育

近日教育部印發了【學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就學校疫情防控的各項工作提出來具體要求。

通知共提出九項要求。

一是調整最佳化校園檢測策略。明確提出高等學校不再開展全員核酸篩查。中小學校和幼稚園開展師生篩檢、輪檢、抽檢等適宜的核酸檢測,師生出入校門無須提供核酸證明,其他外來人員進入校園須提供核酸證明。

教育部要求有發熱、幹咳、乏力、咽痛等癥狀的師生不得到校

二是科學安排教育教學方式。明確要求沒有疫情的學校開展正常的線下教學活動。疫情流行期間,中小學校、幼稚園采取嚴格的封閉管理。

三是增強校園疫情防控能力。四是健全專業救治綠色通道。五是做好師生健康監測。六是加強學校物資儲備。七是改進校園公共衛生。八是完善師生服務保障。九是強化各方責任落實。

教育部要求有發熱、幹咳、乏力、咽痛等癥狀的師生不得到校

其中在第五條中,明確指出有發熱、幹咳、乏力、咽痛等癥狀的師生,不得帶病到校工作和學習。中小學校、幼稚園落實晨午檢制度、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因病缺勤缺課追蹤登記制度等,提高疾病監測預警資訊化水平。

教育部要求有發熱、幹咳、乏力、咽痛等癥狀的師生不得到校

可以說教育部釋出的【學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方案】,給各校春季開學指明了方向。

那麽問題來了,「工作方案」中要求「有發熱、幹咳、乏力、咽痛等癥狀的師生,不得帶病到校工作和學習。」各學校會遵照執行嗎?

教育部要求有發熱、幹咳、乏力、咽痛等癥狀的師生不得到校

小編覺得不會,原因有二。

一是新冠感染後有發熱、幹咳、乏力、咽痛等癥狀,但不代表有這種癥狀的人都感染了,變「陽」了。就以往的經驗,學生有感冒癥狀,不太嚴重的時候,家長都會讓其堅持上學,不僅怕耽誤課,更擔心在家沒人管。學校每周都會做核酸,如果核酸檢查出確實是感染了,那就必須得請假回家了。

教育部要求有發熱、幹咳、乏力、咽痛等癥狀的師生不得到校

二是教師的工作與其它工作不同,一個蘿蔔一個坑,不可替代。數學老師請假,兩個班的數學沒人上,班主任請假,不光課沒人上,班級都沒人管。有人說學校可以讓其他老師代為管理,一天兩天可以,時間長了總不是辦法。這也是很多老師不敢請假的原因。

學生和教師只有被確診之後,才可能會居家治療而不去學校。

教育部要求有發熱、幹咳、乏力、咽痛等癥狀的師生不得到校

對學校而言,在潛伏期這段時間最為危險,所以春季開學,師生做好防護還是第一位的。做核酸、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風、常消毒、不聚集、保持兩點一線,這些要求還是要嚴抓嚴管,不能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