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縱覽 > 財經

存款利率發生變化,你以後還會把錢存銀行嗎

2021-06-26財經

6月21日央行公布市場利率自律定價機制,其主要目的是推動實際貸款利率明顯降低,引導金融系統向實體經濟讓利。

銀行貸款利率降低,可以預見存款利率也將有所下調,但變化振幅應該不大。

那麽銀行的存款利率是如何確定的?

不同的存款方式,存款利率有何區別?

怎麽存錢才能讓自己的資金保值?

若有上述疑問,請您繼續看下去。

存款利率是如何確定的?

商業銀行主要靠著存款和貸款的利率差進行盈利。而存款和貸款利率的確定,並不是商業銀行自己就能決定的。

建設銀行目前的存款活期利率為0.30%,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為1.75%,三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為2.75%。下圖為詳細的建行存款利率表: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四大國有行活期或者不同年限的定期存款,其存款利率都差不多,這是為什麽呢?

假如一個銀行推出更高的存款利息,豈不是可以吸引更多的社會閑余資金麽?

商業銀行的存款利率是以央行公布的存款基準利率為基礎確定的。

商業銀行存貸款利率由人民銀行決定,但各商業銀行有一定範圍的調整許可權(普通居民儲蓄存款利率沒有調整許可權,貸款利率按人民銀行的相關規定可以有一定振幅的上、下調整)

因此,要大致知道某個銀行的存貸利率,只需註意央行定期公布的基準利率就好。

為什麽6月21日央行調整存款利率自律上限?

2021年6月21日,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最佳化了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的確定方式,將緣由存款基準利率一定倍數形成的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改為在存款基準利率基礎上加上一定基點確定。

坦白說,咱們國家的經濟發展已經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增長速度變為中高速,產業結構調整正在進行中。

為了維持一定的經濟增長速度,就需要增強社會資本的活力,提高資本利用效率,為實體經濟、創新產業提供更穩定利率更低的貸款。這也符合國家現在所提倡的金融為實體經濟讓利的政策。

那麽問題就來了,銀行主要靠著存貸之差進行盈利,現在貸款利率下降了,而存款對於銀行來說是一個負債,因為你需要給儲蓄客戶支付利息。因此給銀行較大的自主許可權,降低銀行自身的存款成本,可以看作是對銀行的一種補償行為。

另外一方面,適當的存款利率可以增加市場投資,對於刺激消費,增加資本活力來說同樣也有好處。

新方案實施後,金融機構無需大幅調整所有期限的存款利率,而且一年以上的存款占比也較小,總體看對金融機構和存款人的影響都不大。

同時,新方案消除了杠桿效應,長短期存款利率之間的利差將有所縮窄,有利於引導銀行存款回歸合理的期限結構。

因此調整商業銀行的存款自律上限,是與降低貸款利率的相對應的一個舉措,在可預見的未來,商業銀行為了維持一定的盈利水平,降低自身存款成本,會利用該規定適當降低存款利率,但是又不可能把存款利率降得太多,要不就沒人來銀行存錢了。

因此,要不要和我打個賭,未來一段時間,各個銀行的存款利率都會略微下降那麽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