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縱覽 > 財經

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第十三屆陸家嘴論壇上表示 積極創造符合市場預期的新股發行生態 持續提升科創板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2021-06-11財經

11

Jun

本報記者 吳曉璐
6月10日,在第十三屆陸家嘴論壇上,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表示,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具有開創性和突破性,各項制度安排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發展完善,改革中出現一些新情況新問題是科創板走向成熟必然要經歷的。要保持改革定力,堅守「硬科技」定位,進一步完善相關規則,持續提升科創板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持之以恒,久久為功。
保持改革定力堅守科創板「硬科技」定位
在2019年的陸家嘴論壇上,科創板正式宣布開板,至今已近兩年。易會滿表示,從目前的情況看,科創板註冊制改革整體效果較好,符合預期。
一是支持「硬科技」的示範效應初步顯現。2020年,科創板公司研發投入與營業收入之比的中位數為9%,研發人員占公司人員總數的比重平均為28.6%,平均擁有發明專利104項,均高於其他板塊。科創板集聚了一批積體電路、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等領域的科創企業,「硬科技」成色逐步顯現。
二是改革的「試驗田」作用得到較好發揮。科創板試點註冊制作為增量改革的重大探索,堅持以資訊披露為核心,在發行、上市、交易、退市、再融資、並購重組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制度創新,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為創業板等存量市場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鑒。
三是市場執行總體平穩。兩年來,科創板主要指標執行平穩,市場流動性水平與其板塊定位、投資者適當性、交易制度安排等基本適配。
處理好註冊制改革與提高上市公司品質關系
對於近期市場關註的IPO常態化發行、企業赴境外上市和更好發揮商品期貨功能、對沖價格風險等三個問題,易會滿亦進行回應。
有觀點認為IPO發行有所收緊。易會滿表示,IPO發行既沒有收緊,也沒有放松;在發行節奏上,需要綜合考慮市場承受力、流動性環境以及一二級市場的協調發展,積極創造符合市場預期的新股發行生態。從數據看,近三年IPO數量均保持較快增長,今年前5個月,IPO公司196家,合計融資超過1500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11%和37%。
「應該說,IPO繼續保持了常態化發行,而且增速還不慢。為什麽一些市場主體會有收緊的感覺呢?」易會滿認為,可能有幾個方面因素:一是落實新證券法的要求,對中介機構的責任壓得更實了;二是加強股東資訊披露監管,明確了穿透核查等相關要求;三是按照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完善了科創內容評價體系,強化了對「硬科技」要求的綜合研判。
「這麽做的考慮,主要是為全市場穩步推進註冊制改革創造條件,也是處理好註冊制改革與提高上市公司品質關系的應有之義,同時也有利於防止資本無序擴張,防範板塊套利,維護公開公平公正的發行秩序。」易會滿表示。
對於如何看待企業赴境外上市,易會滿表示,一直以來,證監會對企業選擇上市地持開放態度。選擇合適的上市地是企業根據自身發展需要作出的自主選擇。一些企業願意到境外上市,一些赴境外上市的企業願意回歸,有來有去是一種正常現象,證監會總體都持支持態度。企業不論在哪個市場上市,都要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都要樹立公眾公司的意識,敬畏法治,敬畏投資者。全球各監管機構也需要進一步加強相互之間的執法合作,共同為市場提供良好的監管預期和環境,共同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同時,證監會將切實處理好開放與安全的關系,企業赴境外上市的前提,是要符合境內相關法律法規和監管要求。
對於如何更好發揮商品期貨功能、對沖價格風險,易會滿表示,去年四季度以來,在全球流動性過剩、經濟復蘇不平衡、供需缺口擴大等多種因素的共同推動下,部份大宗商品價格出現持續上漲,總體看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同向而行,但期貨價格漲幅小於現貨。同時,相關大宗商品期貨品種的價格發現、風險管理功能得到較好發揮,境內一批產業企業積極利用原油、螺紋鋼、鐵礦石、棉花等品種的期貨期權工具,有效對沖原材料價格上漲風險,對穩定企業生產經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易會滿指出,由於多方面原因,一些大宗商品國際貿易的定價基準,還主要依賴於國際現貨指數和場外市場報價。「在這裏,我們呼籲相關國際機構,建立更加嚴謹科學的指數編制機制,提高報價的透明度和約束力,共同提高大宗商品價格發現的效率,以更好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和安全。」

第十三屆陸家嘴論壇在上海開幕 「一行兩會一局」負責人回應大宗商品漲價、匯率風險管理等市場熱點

本報記者 孟珂
6月10日至11日,第十三屆陸家嘴論壇(2021)在上海舉辦,本屆論壇主題為「全球大變局下的中國金融改革與開放」。中國人民銀行行長、論壇共同輪值主席易綱致歡迎辭並主題演講,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等發表主題演講。
易綱表示,近期全球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上漲較快,今年全球通脹水平短期上升已成事實,但對通脹是否能長期持續下去存在著巨大分歧。中國去年疫情期間堅持實施正常貨幣政策,國內總需求比較平穩,有利於保持物價總體穩定。今年以來,中國PPI漲幅較高,一定程度上與去年PPI負增長形成的低基數有關。綜合各方面因素判斷,中國今年全年的CPI走勢前低後高,平均漲幅預計在2%以下。外部的疫情形勢、經濟回升和宏觀政策等都有不確定性,對來自各方面的通脹和通縮的壓力均不可掉以輕心。
郭樹清在視訊演講中介紹,經過化解重大金融風險三年攻堅戰,多方面金融風險都有收斂趨勢。不過,當前仍需重點關註以下方面:一是,積極應對不良資產反彈。為受疫情影響的中小微企業貸款本息實施延期,預計將有一定比例貸款最終將劣變為不良,一些地方房地產泡沫化、金融化傾向嚴重,相當數量的政府融資平台償債壓力很大,部份大中型企業債務違約比例上升,加劇了銀行機構的信用風險,部份中小金融機構面臨的形勢更為嚴峻,必須督促銀行機構做實資產分類,加大撥備計提力度,確保能夠更快更多地處置不良資產。二是,嚴密防範影子銀行死灰復燃。要防止金融機構再次透過交叉性金融產品無序加杠桿,對各種「類信貸」新花樣,必須遏制在初期階段。要認真落實資管新規,確保存量資管產品整治任務順利完成。三是,堅決整治各類非法公開發行證券行為。金融市場目前仍然存在大量名為「私募」實為「公募」的各類產品,對市場、社會和人民群眾造成嚴重損害,一旦發現,應依法予以嚴懲,並按欺詐發行、財務造假或虛假披露追究發行人等相關方的法律責任。四是,切實防範金融衍生品投資風險。在前期發生風險的金融衍生品案例中,有大量個人投資者參與投資,從成熟金融市場看,參與金融衍生品投資的主要是機構投資者,該類產品非常不適合個人投資理財。五是,時刻警惕各種變換花樣的「龐氏騙局」。
易會滿表示,兩年前科創板正式開板。從目前的情況看,改革整體效果較好,符合預期。截至5月底,科創板上市公司282家,總市值近4.1萬億元。科創板IPO融資3615億元,超過同期A股IPO融資總額的四成。2020年,科創板公司研發投入與營業收入之比的中位數為9%,研發人員占公司人員總數的比重平均為28.6%,平均擁有發明專利104項,均高於其他板塊。科創板集聚了一批積體電路、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等領域的科創企業,「硬科技」成色逐步顯現。
潘功勝在主題演講中表示,降低企業匯率風險,需要企業、銀行、監管部門共同努力。一是部份企業在外匯風險管理方面存在「順周期」和「裸奔」行為,企業順周期的財務運作透過資產負債的貨幣錯配積累風險敞口,賺取匯率升貶值的收益,也必然承擔匯率升貶值的風險。從企業財務穩健的角度看,企業匯率風險管理應堅持服務主業和「匯率風險中性」原則,審慎安排資產負債貨幣結構,避免外匯風險管理的「順周期」和「裸奔」行為,不要賭人民幣升值或貶值,久賭必輸。二是建立健全開放的、有競爭力的外匯市場。三是推動金融機構豐富避險產品,降低企業避險保值成本。四是提高市場透明度,便利市場主體理性判斷外匯市場形勢。五是加強宏觀審慎管理和預期引導,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推薦閱讀

圖片|千圖網 制作 | 周文睿

掃碼關註我們

微訊號|securitiesdaily

新浪微博| 證券日報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