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縱覽 > 財經

研發投入同比下滑超六成,毛利率為負的卓翼科技何時能扭虧為盈?

2022-08-08財經

對於卓翼科技而言,不僅需要解決持續虧損的業績表現,如何扭虧並提升毛利率水平以及保持研發投入的正向增長,或許亦是其苛待解決的重中之重。

作者|李帥 校對|孫俐俐

集微網·愛集微APP,各大主流市集均可下載

集微網報道 近期,隨著上市公司半年報密集披露,企業上半年的業績情況也被陸續揭開。作為ODM代工廠的卓翼科技,今年上半年的業績也毫無意外延續著多年的虧損態勢。

7月28日晚間,卓翼科技釋出公告稱,公司今年上半年實作營業收入9.80億元,同比減少27.28%;實作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6348.30萬元,同比減少2504.92%。

有趣的是,就在釋出半年報的前幾日,其股價卻在7月25日至29日連續五個交易日內連收漲停,累計漲幅達60.92%。據其後續對股價異常波動情況的說明稱,公司近期經營情況及環境並未發生重大變化,也就是說,短期內其並無重大利好訊息,那麽究竟是何原因造成其股價與業績表現相悖的逆勢漲停?其接連虧損的業績又將持續到何時?

業績表現與股價走勢背道而馳

從二級市場觀察發現,卓翼科技股價在7月25日至29日內連續五個交易日連續漲停,最高達到7.67元/股,較年內低點3.44元/股來看,股價實作了翻倍增長。

不過反常的是,隨後其釋出的半年報卻顯示,其營收和凈利潤均較上年同期出現大幅下滑,凈利潤更是延續著此前的虧損趨勢,明顯與其連續數日暴漲的股價表現相悖。

對於上半年營收的下降,其解釋系人員攜行式消費電子類別產品收入減少;凈利潤同比由盈轉虧則是營收下降,規模化生產效應未能充分體現,疊加毛利下降所致。

細分產品來看,人員攜行式消費電子類別產品作為其第二大主營業務,為其貢獻了近四成營收,然而在今年上半年由於疫情與客戶訂單影響,出貨量大幅下滑,致使收入同比下滑41.68%,這也是造成卓翼科技整個上半年營收下滑的主要因素。

從行業發展來看,5G與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以及雲端運算等新技術的協同將釋放巨大的加成效應,5G+也將引領智慧終端呈爆發式增長,而卓翼科技的消費電子類別業務收入卻出現明顯下滑,顯然與行業趨勢相悖。

與此同時,盡管占據其營收比重50.73%的網路通訊終端類產品的同比降幅最小,僅同比下滑了0.8%,不過整體來看,仍然無法抵禦第二大業務所帶來的大幅下滑的營收影響,更是難以扭轉其整體下滑的業績表現。

更為矛盾的是,其在半年報中指出,2022年上半年,國內通訊整體平穩向好,5G和千兆光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和套用加快推進,通訊供給能力不斷提升。工信部數據顯示,上半年電信業務收入累計8158億元,同比增長8.3%,其中新興業務收入同比增36.3%,雲端運算、大數據、數據中心、物聯網收入同比增長 139.2%、56.4%、17.3%、26.9%。也就是說,卓翼科技網路通訊終端類產品的收入情況與持續向好的國內通訊行業趨勢並不同步。

此外,其他類產品的營收也較上年同期下降了47.30%,主要是本期NRE費用及客戶補貼收入減少,該類產品營業成本同步下降所致。

主營產品毛利率全線下滑

再來看毛利率,今年上半年,卓翼科技各項業務的毛利率均處於下滑趨勢,尤其是營收占比較高的前兩大業務,毛利率水平更是為負數,較上年下滑振幅範圍達到9%至18%。

其中,網路通訊終端類產品毛利率為負1.43%,同比下滑8.65%;人員攜行式消費電子類別產品毛利率為負2.61%;同比下滑17.73%。盡管其他類產品的毛利率為33.29%,但仍較上年同期較少了11.56%。

此前據其部門負責人對於2021年主營業務毛利率的下滑指出,網路通訊終端類產品毛利率的下滑,主要由於該類產品訂單轉移至河源廠區生產,前期投入大,致使成本較高。其還強調,若後續該業務能夠穩定起量,且產能逐步釋放,一方面可以緩解深圳工廠的部份產能壓力,另一方面也降低了用工成本,相信會對毛利率帶來改善,不過至少從今年上半年來看,其毛利率的下滑趨勢仍無恢復跡象。

反觀人員攜行式消費電子類別產品,2021年該業務的毛利率呈正數且正增長,主要是其最佳化產品結構,並戰略性調整低毛利產品的出貨量所致。不過這一上升趨勢在今年上半年也按下了暫停鍵,下降振幅更是超過17%。

誠然,今年以來以智慧型手機為代表的消費電子市場出貨表現已連續數月遇冷,IDC報告顯示,2022年第2季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8.7%,該季出貨量降至2.86億台,比預期減少3.5%,此次是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連四季下降。

CINNO Research數據也顯示,2022年上半年中國市場智慧機銷量約1.34億部,同比下降16.9%,創下2015年以來最差的上半年銷量成績。

行業的不景氣以及業績的接連下滑,都深刻地影響著卓翼科技當前的經營策略,甚至使其研發投入水平也受到較大影響。

研發投入下滑超六成

在卓翼科技的半年報中,一項數據引起了集微網的關註。今年上半年,其研發投入為2139.34萬元,占營收的比重為2.18%,同比大幅下滑63.64%,主要系減少TWS耳機研發計畫投入及縮減研發計畫投入規模所致。

事實上,其研發費用的下滑早在2020年便已顯露端倪。查閱近五年財報發現,2017年至2022年上半年,卓翼科技研發費用分別為0.99億元、1.05億元、1.43億元、1.64億元、0.9億元、0.11億元,同比變動分別為7.72%、6.54%、35.67%、14.65%、-45.01%、-63.64%。

由此可見,從2019年研發投入同比增長35.67%之後,該項費用支出便開始收緊,次年增幅就降至14.65%。不過令人大跌眼鏡的是,2021年其研發費用直接由1.64億元降至0.9億元,幾近腰斬!今年上半年降幅更是大幅擴大至63.64%。

對於降幅明顯的研發投入,卓翼科技並未做過多解釋,不過其在財報中所述:「技術創新始終是推動公司內生增長的核心驅動力……持續加強研發投入及行業經驗積累,堅持自主創新,培育智慧財產權。」

而且在未來的發展規劃中,其表示將以科技創新作為強勁引擎,深入繫結核心客戶,提高高附加值產品占比,加大新客戶的開發和新興產品的研究套用,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但是從目前其對於研發投入的變動來看,逐年下滑的金額似乎與其所聲稱的「持續加強研發投入」自相矛盾。

據其財報披露,在研發創新實力方面,公司在5G及周邊產品、行動終端、智慧家居、智慧穿戴解決方案等領域均取得創新成果。截至2022年6月30日,已擁有專利授權167項,其中發明專利17項、實用新型專利93項、外觀設計專利57項,軟體著作權70項,且在深圳、西安、武漢等地設有研發中心,專註於網路通訊、行動終端、智慧穿戴等產品的創新開發和技術套用。

如今來看,對於卓翼科技而言,不僅需要解決持續虧損的業績表現,如何扭虧並提升毛利率水平以及保持研發投入的正向增長,或許亦是其苛待解決的重中之重。

圖源|網路

本周熱點頭條
.
2.
6

更多重磅新聞

請點選進入

或下載愛集微APP閱讀

點選下載愛集微APP

開啟半導體新聞閱讀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