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縱覽 > 健康

【百年風華 醫者榜樣】李桓英:百歲「鬥士」矢誌「抗麻」

2021-06-26健康

北京、天安門,城樓上紅旗招展,廣場上花團錦簇。喜迎建黨100周年,節日的首都以此為原點,縱橫南北正打造著紅色路線,重溫紅色記憶。而在這條中軸線的南線上,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北京熱帶醫學研究所裏,百歲老人、世界著名麻風病防治專家李桓英,也正以堅持為黨工作的方式,獻上自己的賀禮。幾十年如一日,李桓英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與麻風病的戰鬥中。

出生高級知識分子家庭,畢業於醫學名校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任職世界衛生組織首批技術官員……李桓英的生活本可以優渥而平順。但「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切還百廢待舉,我不能忘本,作為中國人就應該回來。」1958年,她婉謝了世界衛生組織續約邀請,瞞著定居美國的父母,毅然回到國內。

1978年,李桓英調到北京友誼醫院、北京熱帶醫學研究所,從此將全部精力貢獻給麻風病的防治和研究工作。

麻風病是人類古老的疾病,歷來曾是深受歧視的「不治之癥」,不但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還給社會帶來恐懼。

但李桓英不信邪。她要和麻風病魔作戰。將國外先進的治療方法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在她的帶領下,中國率先開展了服藥24個月就停藥的短程聯合化療和消滅麻風病的特別行動計劃。短短幾年,肆虐數千年的麻風病魔成為可控、可治的普通疾病,全國麻風病人從11萬人降至不足萬人,年復發率僅0.03%,遠低於國際組織小於1%的標準。

她要和社會歧視作戰。病人家的水她仰頭就喝,飯捧起來就吃;跟病人握手,她拉著就長時間不松;為病人診治,她從不把自己包裹嚴實……

「戰麻鬥士」李桓英不是沒有遭遇困難。在深入麻風病區的途中,由於山高路險,道路崎嶇,她曾經4次遇險,2次翻車,2次翻船,兩側鎖骨和肋骨都摔斷過。但這都不能阻擋她的腳步。雲、貴、川的貧困邊遠地區的7個地州、59個縣鎮,幾乎每一個村寨都留下了她的足跡。世界衛生組織官員諾丁博士曾公開對她表示:「全世界麻風病防治現場工作,你是做得最好的」。

2016年9月,第19屆國際麻風大會在北京召開。李桓英榮獲首屆「中國麻風病防治終身成就獎」。這一年,95歲高齡的李桓英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年底,李桓英莊嚴宣誓,正式成為中國共產黨的一員。

李桓英,如今正朝著新目標前進:「不使黨失望,我要為人民多做點事兒。

李桓英 新華社發

致讀者

在中國共產黨走過的百年歷程中,一代又一代奮鬥者頑強拼搏、賡續前行,湧現出無數感天動地的英雄模範。在黨的領導下,廣大醫療衛生工作者用智慧、汗水、心血乃至生命,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健康書寫了可歌可泣的壯麗篇章。

「百年風華 醫者榜樣」專欄,與您一起感悟楷模先鋒的崇高品格,從他們的感人事跡中汲取強大的精神力量。

來源:國家衛生健康委宣傳司 健康報

編輯:楊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