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文章提到,婚姻不幸福的男性,中風風險更高(相關閱讀:「老婆開心,日子舒心」!相反,婚姻不幸的男性更易「英年早逝」)。那麽是否意味著,婚姻幸福的男性或女性,以及單身貴族群體的中風風險較低了呢?非也!
任何人,在任何年齡都有可能發生中風,已知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以及生活和飲食習慣都與中風的發生密切相關。
因此,當務之急是進一步了解中風相關的發病機制,以及降低可控的風險因素。
近日,發表在【Cell Host & Microbe】上的一項研究中,來自美國克里夫蘭診所心血管和代謝科學系主任Stanley Hazen和Weifei Zhu博士領導的的研究團隊首次表明,腸道微生物透過膳食膽堿和氧化三甲胺的產生,直接影響腦梗塞面積和中風後的不良後果。該研究增加了將腸道微生物組與人類健康和疾病易感性聯系起來的新證據,並提出了飲食幹預策略和有前途的治療靶點。
臨床研究已經證明,氧化三甲胺(TMAO)的迴圈水平與中風發病風險之間存在聯系。然而,實驗研究尚未直接證明腸道微生物對腦血管疾病包括中風的影響。
TMAO主要來源於腸道菌群對三甲胺(TMA)的氧化。產生TMA裂解酶的腸道微生物(主要是擬桿菌門和厚壁菌門細菌)將來自肉、蛋和奶制品的膽堿、肉堿、甜菜堿等代謝並產生TMA,TMA透過門靜脈進入肝臟,在肝臟經黃素單加氧酶3(FMO3)氧化生成TMAO。此外,魚和其他海鮮含有大量遊離TMAO。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飲食中的膽堿和TMAO會導致更大面積和更嚴重程度的中風發作,以及動物模型中更差的健康結果。值得一提的是,僅移植能產生TMAO的腸道微生物就足以引起中風嚴重程度的顯著改變。
tanley Hazen的團隊此前發現,TMAO水平升高會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發展。該研究結論已被廣泛證實。這項新研究擴充套件了這些發現,並首次提供了證據,證實腸道微生物,特別是透過膽堿-TMAO途徑,可以直接影響中風的嚴重程度或中風後的功能損傷。
Hazen說:「中風後的功能是患者最關心的問題。為了了解膽堿和氧化三甲胺是否會影響中風後的功能,以及中風的嚴重程度,我們比較了動物中風前和中風後在短期和長期任務中的表現。」
他們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與中風前和中風後控制飲食組的小鼠相比,TMAO和補充膽堿組的中風後小鼠在所有運動活動指標上均表現出顯著降低,並且有更廣泛的腦損傷和更嚴重的運動和認知功能障礙。
隨後,研究人員將產生低水平與產生高水平TMAO的人類受試者的糞便微生物移植到無菌小鼠體內後發現,中風的嚴重程度具有可傳染的特征。此外,利用多個小鼠中風模型,研究人員將具有基因工程人類共體的特定微生物組移植到無菌小鼠體內,證明微生物的cutC基因(膽堿TMA-裂解酶)在傳遞TMA/TMAO的產生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從而增加腦梗塞面積,並導致功能損傷。
這些發現與最近的眾多臨床關聯研究一致,這些研究均表明血漿TMAO的水平升高與中風風險增加和具有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或中風病史患者的不良臨床結果之間的關聯。
Zhu博士說:「靶向cutC可能是預防中風的一種有前途的方法。當我們沈默編碼CutC的腸道微生物基因時,中風的嚴重程度顯著降低。」
她解釋說:「我們目前正在探索這種治療方法,以及透過飲食幹預來幫助降低TMAO水平胡中風風險的潛力,因為眾所周知,西方飲食和富含紅肉的飲食都會提高TMAO的水平,改為植物性蛋白來源的飲食有助於降低TMAO水平。」
論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16/j.chom.2021.0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