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縱覽 > 健康

看歐洲杯時,如何倒出一杯完美的啤酒?

2021-06-26健康

啤酒口感的關鍵,在於適當的二氧化碳氣泡數量。

撰文 | 李存璞(重慶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副教授)

編輯 | 陳天真

來源:silverson

2021年6月,我們終於迎來了2020第十六屆歐洲杯。球迷們開始關註第五次參加歐洲杯的C羅,關註丹麥童話,關註葡萄牙 vs. 法國……

而國足的支持者們,又迎來了國足對陣敘利亞,會回憶起2016年西安朱雀門擲地有聲的:「對得起我們嗎!退錢!」

足球所帶來的開心與煩惱,以及生活中所有的經歷,在這個六月比以往更亟需一杯啤酒來撫慰。問題是,怎麽能倒出一杯完美的啤酒?接下來我們從科學角度探討下這個問題。

最完美的啤酒風味:由氣泡決定

啤酒的口感來源於兩個因素:

倒出的啤酒氣泡數量與口味火山圖

控制氣泡數量,杯子是關鍵

杯子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倒入啤酒時產生氣泡的多少。

如下圖所示,因為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矽,我們可以假設玻璃杯表面主要由矽-氧(Si-O)鍵組成。一個洗刷幹凈、幹燥的杯子,玻璃杯表面主要是懸浮在外的氧原子(-O)。隨著玻璃杯表面潤濕程度的增加,懸浮在外的氧原子會逐漸轉化為羥基(-OH鍵)。隨著氧原子逐漸被潤濕變為羥基,由於羥基與水分子可以形成足夠的氫鍵,杯壁的親水性逐漸增加。

玻璃杯表面的矽-氧鍵決定了其親水性。

啤酒倒進玻璃杯中飲用,口感更佳。|來源:參考文獻<1>

第二杯啤酒最完美

中國有句古話:小酌怡情,喝醉傷身。事實上,由於玻璃杯的親水性會隨著潤濕程度的增加而增加,第二杯啤酒往往是口感最好的那一杯:

幹燥的玻璃杯親水性不夠,會產生過多氣泡,完全潤濕的杯壁產生的氣泡則太少,唯有部份潤濕的杯子可以獲得「適度」的氣泡。

第二杯啤酒時,杯壁已經經歷了第一次潤濕,表面的羥基密度大概為每平方奈米5個,具有最為合適的疏水性。

我在實驗室考察了塑膠、玻璃表面的親水性變化,從下圖可以看出,(a)圖為塑膠表面,具有明顯的疏水特性,(b-d)為幹燥的、潤濕一次、潤濕兩次的玻璃表面,可以明顯觀察到隨著潤濕次數的增加,玻璃表面的親水性逐漸增加。

隨著潤濕次數增加,玻璃表面的親水性逐漸增加。|作者供圖

倒出一杯完美啤酒的實踐攻略

盡管由於啤酒成分各異,酵母、蛋白等含量的不同,均會影響到最終的啤酒口感和泡沫綿密程度,但我們也可以給出最佳的倒酒方法,讓每一杯啤酒都展現出最優秀的口感。

首先,不要選擇塑膠杯。如前所述,塑膠杯子會產生太多的氣泡,而且儀式感不夠。

其次,認真清洗玻璃杯。啤酒內部含有蛋白質等有機分子,每次喝完啤酒一定要認真清洗幹凈,以免疏水性的油脂等有機物覆蓋於玻璃表面,增加杯壁的疏水性,造成氣泡過多。

第三,喝第一杯之前用純凈水潤濕杯子。每一杯啤酒都應當被尊重,對杯子預先的潤濕可以保證第一杯啤酒也有最佳的氣泡數量,給我們最完美的口感。

第四,貼著杯壁倒酒。貼著杯壁倒酒可以盡可能減少啤酒液受到的擾動,從而減少氣泡迅速、大量產生。

第五,不要貪杯,以及未成年人禁止飲酒。

看完歐洲杯的夜晚,從繁花會所走出,我會懷念曾經陪伴我的中國足球的每一個人,也會懷念啤酒杯中的那些氫鍵給我的最後一點溫柔。

參考文獻

<1> 俠飯。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ss27152/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品質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啤酒:GB/T 4927-2008. 2008.

<3> J. Phys. Chem. B 2018, 122, 4573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十點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