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吳慧娟(福州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琵琶演奏家)
短視訊平台上,活躍著各類民樂博主;線下劇場,大量民樂演出精彩紛呈;城市街頭巷尾和公園廣場,專業和業余民樂團定期帶來一場場視聽盛宴……
民樂火了,以各種新形式走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縱觀這把「民樂之火」,可以概括為:「玩起來了」「燃起來了」「嗨起來了」。
首先是「玩起來了」。越來越多的民樂演奏者嘗試讓民樂從傳統的嚴肅範式中跳脫出來,變得輕松有趣、充滿互動性。
在網路平台上,民樂翻奏成為一種潮流。比如,一名民樂博主,將古箏的演奏技巧與二次元音樂的動感節奏大膽融合,推出古箏版【千本櫻】、箏鼓和鳴版【權禦天下】等作品,以行雲流水的演奏技法收獲了大量擁躉。不只是古箏,其他民族樂器也在這場翻奏熱潮中展現出獨特魅力。一位以搞笑幽默風格走紅的博主,用二胡演奏流行歌曲,並加入幽默表演,甚至還玩起了模仿秀。這種反差感十足的表演方式,讓二胡瞬間拉近了與年輕人的距離。如今,在短視訊平台上檢索「民樂」,嗩吶版【菊次郎的夏天】、民樂隊版【拉德茨基進行曲】、笛子版【權力的遊戲】,各種音樂作品被民樂重新演繹,不同樂器的音色與流行旋律碰撞,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讓人耳目一新。
除了翻奏,民樂在表演形式上也開啟了創意玩法。比如,琵琶演奏家方錦龍,在某跨年晚會上與百人樂團聯袂演出,用琵琶、尺八、沖繩三味線、鋸琴等樂器串燒演繹【滄海一聲笑】【男兒當自強】等曲目,把民樂玩出了花。再如,旅法留學生彭靜旋在巴黎街頭表演古箏,與中外樂器合奏經典音樂作品,相關視訊發到網上,線上上線下引發圍觀。
當前,在教學和創作中,民樂老師也會鼓勵年輕人多嘗試,引導學生把地方劇等元素融合進去,並與各種流行元素相結合,就像廚師試菜一樣,加入不同的佐料,把菜做出花,就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其次是「燃起來了」。隨著越來越多的民樂人參與這場創新實踐,民樂正在逐漸打破「土」「俗」和「內斂」的刻板印象,以當代年輕人最推崇的「燃」的形態煥發新生。
今年以來,動漫電影【哪咤2】風頭無兩,其角色曲【就是哪咤】火到了大街小巷。人們從這首歌裏感受到了民樂的「燃」。有網友評價道:「之前對嗩吶完全不了解,只感覺除了喪事,其他沒什麽用。這首歌打破了不少人的成見,原來有力量的音樂不只有搖滾電音,有力量的樂器不只有吉他架子鼓,嗩吶也可以。」無獨有偶,上海音樂學院嗩吶博士劉雯雯在維也納金色大廳的驚艷亮相,也為民樂正了名。一曲【百鳥朝鳳】響起,社交平台彈幕上滿是「嗩吶一響,燃爆全場」的留言。
近年來,民樂的火爆與音綜、晚會、音樂節等各種舞台重塑民樂形象密不可分。
過去,民樂演奏大多遵循傳統的表演模式,舞台布置中規中矩,演奏者身著傳統服飾,正襟危坐。而在當下的舞台上,舞台設計融入現代科技元素,在燈光音效配合下,營造出震撼的視聽效果。而在演奏形式上,跨界融合成為潮流。民樂開始與搖滾、爵士、電子音樂等大膽碰撞。嗩吶與架子鼓的激情合奏,二胡與電吉他的默契配合,這些新奇的組合帶來別樣的視聽體驗。當舞台「燃起來」時,民樂往往成為最出彩的點睛之筆。
事實上,「燃」原本就是民樂的特質之一,經典的民樂作品裏,琵琶有【十面埋伏】,古箏有【戰台風】,二胡有【賽馬】,每一首都能開啟觀眾情緒的開關。只是長期以來,民樂的「燃」被忽視了。
當然,讓民樂「燃」起來是一個引導的過程,並非片面展示民樂只有燃的一面。方錦龍分享過一種觀點,在很多晚會上,鋼琴、美聲、交響樂等音樂形式常見,卻很少見民樂,「這不能怪觀眾,因為很多民樂曲子不夠接地氣」。因此他主張透過溝通引導讓觀眾愛上民樂。青年國風樂團自得琴社也有一套自己的理論:「大部份人剛開始喝咖啡,都接受不了黑咖啡,那就加點奶、加點糖,或是從即溶咖啡喝起。」因為古琴有門檻,他們把古曲與流行相結合,一步步引導觀眾品「咖啡」,繼而帶他們沈浸其中。
民樂玩起來、燃起來,也帶動人們嗨了起來,逐漸引發了全民參與的文化狂歡。
「五一」期間,天津「海河之夜」2025橋邊音樂匯民樂專場演出,引得無數市民遊客駐足。因為舞台就搭在天津站對面,演出吸引了各地遊客專程打卡。這場演出不僅有琵琶齊奏、竹笛齊奏、嗩吶獨奏等耳熟能詳的絲竹管弦之樂,還有快板、竹板等特色樂器的精彩助陣,觀眾聽著民樂吹著海風,不知不覺中腳步輕盈起來、手舞足蹈起來。
古琴的泛音似山嵐輕拂,簫聲的嗚咽如孤雁穿雲,琵琶的輪指若珠玉落盤——這些源自自然的聲響意象,並非對物象的簡單摹寫,而是古人「天人合一」哲學的聲音顯影。在快節奏的當代社會,民樂成為年輕人的情感慰藉——它的節奏與人們的心跳同頻,用流淌在中國人基因裏的旋律撩撥心弦,讓人心動起來、情緒嗨起來。
這裏所說的「嗨起來」並非簡單的精神亢奮,它是一種從內心深處激起的情感漣漪,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帶來的最持久的力量。這種文化狂歡,會帶動越來越多的地方圍繞民樂做文章,會影響越來越多的觀眾自發走進劇場觀看民樂演出,會吸引越來越多的孩子學習民樂,壯大民樂傳承隊伍。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民樂一度被各種西洋樂器遮了風采,甚至在傳統的民間紅白喜事中都少見蹤影。如今,玩起來、燃起來、嗨起來,民樂迎來了華麗轉身,相信未來屬於民樂的舞台將會更加廣闊。
【光明日報】(2025年06月11日 13版)
[ 責編:張悅鑫 ]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信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信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