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繪畫史上,風景畫的故鄉在西方,山水畫的源頭在中國。雖然二者都是描寫自然景觀,但由於文化背景不同,歷史長短有別,自然造成了藝術內涵與藝術語言的重大差異。一般而言,風景畫僅畫此時此刻的所見所感,十分重視視覺形象的直觀可信。而中國的山水畫卻要「致廣大,盡精微」地畫出日積月累的所見,所知,所想,所思。儘管離吧開視覺形象,但非常自覺地超越了視覺,甚至包含了人們的鄉土觀念,自然觀念與歷史意識。
中國山水畫的創作絕不是複製眼見的風景,而是按照對自然生成發展變異規律的理解,創造出一個體現畫家自然觀念的情緒波動和精神心術的第二自然。
描繪客觀世界的可視空間只是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則是表現人類的精神生存空間。
常進的山水畫以昄依傳統的方式變古則今,首先得益於他對傳統的整體把握。他清楚地看到,傳統是一個不斷豐富的整體,是特定的歷史與文化演進中發展形成的。山水畫家只有在前人積澱的精華上加入自己的創造符號,其作品才能耐看。
而常進山水畫中的筆墨肌理分明得自元人和清人筆墨幹皴的啟示,他明確指出;「中國畫講求的毛也是一種肌理」。造成「毛」的筆墨肌理對於常進山水畫至關重要,不僅簡化了巨石與山巒賴以顯現的豐富層次,而且,明亮的白石,黝黑的從樹,灰濛蒙的天水與草地也全是幹皴毛點肌理的「蒙養」才能表現空間的蒼茫,做到「惟恍惟忽,其中有象」。
意境有兩個東西,一個是氣質,畫家本人的氣質。一個是情緒,比如憂傷的情緒。在中國傳統繪畫中有兩種技法,一個是丘壑,一個是筆墨,丘壑有益於表現氣質,筆墨能表現一定的情緒。
常進的作品中不乏有學習古人的痕跡,但也絕非幾家幾派,更不是依樣畫葫蘆。他即長於多方選擇,取精用宏,又善於變化出之,體現個性。
常進在水墨或水墨淡色的上述風格趨於完美並獲得讚譽之後。審慎的他,一方面清醒地看到中國山水畫發展必然是緩慢的,無必要也不可能走的離傳統太遠,另一個方面又為下一步怎生舉步而遲疑。然而,在中西古今的深入比較中,以穩健的開拓精神重新認識傳統,用摒除時風蔽障的眼光從傳統的發展演變中求開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