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渭南人的年味思念

2025-01-11國風

冬日的風,攜著鄉愁,輕輕拂過華山腳下渭南這片古老而深情的土地。「故鄉今夜思千裏,霜鬢明朝又一年。」 當第一縷的乙巳蛇年氣息悄然降臨,家鄉渭南,這座承載著千年歷史底蘊的城市,如同一幅被歲月暈染的畫卷,在無數遊子心中緩緩展開,彌漫出濃郁醇厚的年味,勾起無盡的思念。

渭南大景

記得小時候,從臘八節開始,那一碗「臘八面」、一碗「臘八粥」,便開啟了家鄉過年的味蕾之旅。臘月二十三前後,各家便進入了過年的節奏。大人們忙著掃塵除舍,為過年做準備。蒸花饃、捏餛飩、炸帶魚、做茶果、辦年貨,處處洋溢著喜慶的氛圍。南塬上,烙的竈火爺饦饦饃;洛河兩岸,炸的黃燦燦的金茶果;橋山下,蒸的紅艷艷的花饃,都有著別樣的風味。

花饃

從除夕開始,一場充滿溫情與傳統的年夜飯在家鄉這片土地上徐徐拉開帷幕。「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大年三十,熱鬧非凡,一家人圍坐一起,貼著春聯,磕著瓜子,你一言我一語,準備著豐盛的年夜飯。剛下鍋的手搟面,搭配著鮮香臊子,油潑辣子散發著誘人香氣,歡迎著歸來的遊子。

熱鬧非凡的景象

你蒸包子,我包餃子,他燒竈火,然後端上那熱氣騰騰的,一碗一碗讓人流著口水的美味,一定帶著家的溫暖。一道一道高力肉、八寶辣子、黃燜雞、辣醬肘子、呼肉碗子、紅苕甜飯……這些作為主角上席的蒸碗,就是歸鄉人心中過年的「硬菜」。

帶把肘子

大年初一,新的一年在晨曦中開啟。身著嶄新衣裳,大人們帶著孩子們,走街串巷互相拜年,感受年的「熱鬧」。一聲聲真誠的問候,一個個燦爛的笑容,如春風拂面,溫暖著彼此心靈,傳遞著新春的祝福。

初二,女兒們攜著家人的期盼,帶著丈夫、娃和精心準備的禮品,踏上歸程回娘家。一路歡聲笑語,是對幸福生活最好的詮釋。

初三、初四,各自去往舅家、姑家拜年,親情在一次次相聚和舉杯中愈發深厚。大家圍坐一起,舉杯劃拳,打牌諞閑,分享生活點滴,回憶往昔美好。初五,破五祭竈神,打掃房屋,送走舊日煩惱,迎接新的希望。「幸福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初六,各家開始給12歲成年的娃娃擺個完燈宴。舅舅們挑著一盞盞明亮的燈籠,照亮了外甥們暖暖的笑臉,也照亮了他們未來成長的路。正月十五前,依然年味彌漫,親朋互相走動,街上的各色各樣「熱鬧」也連綿不斷。看,「跑騾車」「花苫鼓」的社火陣陣,鑼鼓喧天!聽,「黃河老腔」,歌聲郎朗,名震關中。

跑騾車

花苫鼓

正月十五,鬧花燈,吃元宵,甜甜的味道在口中散開,幸福充實滿溢。「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正月十六,孩子們碰著燈籠,看燈籠燃起火花,笑聲中為過年畫上了圓滿的句號!遠行的渭南人,可能早已上路,開啟了新一年的旅程。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話說著,渭南人已經進入到乙巳蛇年的年味思念中。特別是對於在外的渭南遊子來說,家鄉的年味不僅僅是美食與風俗,更是深深的思念和親情的匯聚。那些熟悉的街道、親切的鄉音和溫暖的笑容,都如同一根根無形的線,牽扯著他們的心。他們思念著家鄉的一草一木,思念著家人的關愛與陪伴。

渭南老街

在外的遊子們,無論你走多遠,家鄉的年味永遠在心中!家鄉的親人們在等待著你們,家鄉的味道在呼喚著你們!這裏是我們的根,這裏有我們的愛,這裏是我們永遠的家!在這個充滿希望的蛇年裏,回到家鄉,走走看看,為家鄉一點一滴的變化點個贊,為家鄉新的發展加個油!為家鄉更美的建設助個力!

作者:求石

部份圖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