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銀幾兩苦中求,忙忙綠綠幾時休。
市井長巷,聚攏來是煙火,攤開來是人間。萬家燈火,哪一盞是為你而留呢?
忙也過一日,閑也過一日,忙忙碌碌的人間,又有哪些詩句能讓你心生感慨呢?
古詩裏忙碌最精辟的十句話,寫盡古代牛馬打工人的無奈與心酸,與你共情了嗎?

【1】
晨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
——陶淵明【歸田園居】
這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忙碌,也是農耕文明的產物。
清晨,第一縷陽光還未完全穿透雲層,大地尚沈浸在一片朦朧之中,此時忙碌的人便已起身勞作。
在田間播種希望,彎腰除草,汗水漸漸浸濕了衣衫。待到夜幕降臨,月亮灑下銀白的光輝時,才扛著鋤頭,拖著疲憊的身軀踏上歸家之路。
「晨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是田園詩人陶淵明的名句,故而這句詩不僅僅是簡單的勞作描述,更是一種生活態度的展現,一種對質樸與純真的追求。
在如今這個快節奏的社會,我們很難再有這樣全身心投入田園勞作的體驗。但這句詩,卻能讓我們在喧囂中尋得一絲寧靜,讓我們明白,辛勤的付出與對自然的親近,能夠帶來內心的滿足和靈魂的滋養。
忙而有規律,也是一種樂趣。

【2】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白居易【觀刈麥】
這句詩深刻地刻畫了勞動人民在炎炎夏日中辛勤勞作的情景,飽含著無盡的辛酸與無奈。
在酷熱難耐的夏日,驕陽似火,無情地炙烤著大地。田間勞作的人們早已筋疲力盡,汗水如註,濕透了衣衫,然而,他們卻似乎渾然不覺這難耐的酷熱。
他們之所以「不知熱」,並非真的感覺不到炎熱,而是心中懷著對豐收的渴望,對生活的期盼。他們深知夏日時光短暫,農作物的生長依賴於這寶貴的季節,因此倍加珍惜。他們或許在心裏默默祈禱,希望這漫長的夏日能給予他們更多的時間,讓莊稼茁壯成長,換來一家人的溫飽。
從古至今,無數勞動人民都經歷著這樣的艱辛。就像李紳在【憫農】中所描述的「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同樣展現了農民勞作的不易。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這不僅僅是兩句簡單的詩句,更是古代勞動人民堅韌精神的真實寫照,是對生活不屈不撓的抗爭。
忙而有期盼,也是一種幸福。

【3】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白居易【觀刈麥】
這句詩勾勒出了農民在酷熱夏日中艱辛勞作的畫面。
在驕陽似火的盛夏時節,土地被烈日烘烤得熱氣騰騰。農民們赤著雙腳,踩在滾燙的土地上,熾熱的暑氣自下而上蒸散而起,每邁出一步,都如同踏入了滾燙的油鍋,然而他們卻無法停下勞作的腳步。
他們彎著腰,脊背暴露在炎炎烈日之下,毫無遮蔽。強烈的陽光如同一把把利劍,無情地灼燒著他們的後背,皮膚被曬得發紅發黑,甚至脫皮起泡。但他們依舊埋頭苦幹,不曾有絲毫懈怠。
古代農業生產條件簡陋,農民們幾乎完全依賴人力和簡單的工具進行耕種,這樣的艱辛勞作是他們生活的常態。就如同【詩經】中所描述的「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雖然時代不同,但那份為了生存而努力的精神始終如一。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這兩句詩不僅是對當時農民勞作場景的真實記錄,更是對社會現實的深刻反思。
忙碌又艱辛,是歷代牛馬人的真實寫照。

【4】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
——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這兩句反映了打工人命運的無常和政治的險惡。
清晨,還懷著一腔忠誠和正義,向皇帝呈上了一封言辭懇切的奏章。此刻心中充滿了對國家前途的憂慮,對百姓疾苦的關懷,期望以自己的直言進諫能夠為社稷帶來一絲轉機。然而,他的赤誠之心並未得到應有的回應。
僅僅隔了幾個時辰,到了夕陽西下之時,便被貶至遙遠的潮陽。漫漫路途,竟長達八千裏之遙。這突如其來的變故,猶如從雲端墜入深淵,讓人猝不及防。
忙忙碌碌一生,嘔心瀝血為國為民,卻落得如此薄涼的結局,心中該是何等的悲憤與無奈。就如同屈原,一心為國卻遭流放;嶽飛,精忠報國卻含冤而死。他們的命運令人扼腕嘆息,卻也彰顯了他們堅守正義的高尚品質。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這兩句詩,不僅記錄了韓愈個人的悲慘遭遇,更反映了那個時代的悲哀,以及無數士大夫忙而無果的悲哀。
忙而無果,有時候也會遇到,要學會坦然接受。

【5】
幾時拋俗事,來共白雲閑。
—— 溫庭筠【地肺山春日】
這兩句充滿了對擺脫塵世紛擾、追求閑適自在生活的向往。
在紛繁復雜、充滿喧囂與紛擾的世界裏,人們總是被各種俗事所纏繞。功名利祿的追逐、人際關系的糾葛、生活瑣事的煩擾,如同一張無形的大網,將人們緊緊束縛。溫庭筠或許正是在這樣的情境中,發出了內心深處的呼喊。
他渴望著有那麽一刻,能夠決然地拋開這一切世俗的事務,任雲卷雲舒,我自紛至沓來。這裏的「拋」,並非是簡單的舍棄,而是一種勇敢的決斷,一種對過往束縛的掙脫。
在塵世的喧囂中,人們的心靈逐漸變得疲憊和麻木,對寧靜與自由的渴望便會愈發強烈。
拋開這些俗事之後,便能與悠悠的白雲相伴,享受那份閑適與寧靜,心靈得以放松,思緒得以放飛,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王維「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都是在山水之間尋找內心的寧靜與慰藉。
「幾時拋俗事,來共白雲閑」,這兩句詩,不僅是溫庭筠個人的心聲,更是無數在塵世中奔波勞累的人們共同的夢想。
忙有所依,靈魂才有退路。

【6】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這兩句鮮明地展現了詩人在面對人生不如意時的豪放與灑脫。
人生漫長,充滿了起伏與波折,忙忙碌碌為功為名,並沒有得償所願。身處逆境時,事事皆不順心如意之時,那種內心的苦悶與無奈可想而知。
此時,不必傷懷,而是要拋棄世俗的眼光,駕一葉扁舟,逍遙遊於江湖之間。這並非是逃避,而是一種別樣的勇敢,一種對自由的熱烈追求。
從古至今,有許多人在遭遇挫折時,選擇了不同的道路。有的一蹶不振,有的則像李白一樣,以豁達的胸懷和無畏的勇氣去迎接新的生活。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這兩句詩,不僅是李白個人情感的宣泄,更是一種對人生困境的超越,激勵著後人在面對不如意時,保持樂觀,勇敢地尋找屬於自己的道路。
忙而不抱怨,努力向前!

【7】
辛苦日多樂日少,水宿沙行如海鳥
——王建【水夫謠】
這兩句赤裸裸地展現了水夫生活的困苦與辛酸。
水邊纖夫的日子充滿了無盡的艱辛。他們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做著繁重的勞役,日出而作,日落卻不得息,辛苦勞作占據了他們生活的絕大部份時光。歡樂對於他們而言,宛如稀有的珍寶,少之又少。
他們如同海鳥一般,風餐露宿。夜晚,只能在水上棲息,伴著水波的搖晃和冷風的侵襲,難以獲得一個安穩的睡眠。行走在沙灘上時,熾熱的沙子灼燒著他們的雙腳,每一步都充滿了痛苦。
回望歷史,無數像這樣的底層勞動者,都在為了生存而苦苦掙紮。他們的付出與收獲嚴重不成正比,卻依然默默承受著生活的重壓。
如今,雖然社會在不斷進步,但仍然有為了生活飽經風霜的人們。
「辛苦日多樂日少,水宿沙行如海鳥。」這兩句詩,不僅僅是對水夫生活的簡單描述,更是對古代勞動人民悲慘命運的深切同情。
忙中求樂,也是人生的小確幸。

【8】
羽衣常帶煙霞色,不惹人間桃花色
——白玉蟾【臥雲】
這兩句勾勒出了一種超凡脫俗、遠離塵囂的絕美意境。
身著羽衣,內建煙霞,在自己的世界裏忙忙碌碌,修煉自己,提高自己。
如此,哪有時間去沾染人間的桃花之色?人間的情愛與欲望、功名利祿,世俗的浮華與喧囂,不過是風雪千山,隨風而散,自在而去。
忙忙碌碌的生活,又何嘗不是一種修行呢?尋找煙霞之色,並非是凡間的尋常色調,而是蘊含著天地自然的靈韻與精華。是清晨山間升騰的薄霧,帶著絲絲縷縷的朦朧;也是夕陽西下時天邊絢麗的晚霞,璀璨而又變幻無窮。
「羽衣常帶煙霞色,不惹人間桃花色。」這兩句詩,描繪的是一種對高尚精神境界的追求,是對世俗誘惑的堅決摒棄,以及對心靈自由的執著堅守。
忙碌,也是一種修行。

【9】
忙日苦多閑日少,新愁常續舊愁生。
——陸遊【浣溪沙】
這兩句恰似一聲沈重的嘆息,深刻地反映出了生活中的忙碌與愁苦。
在日復一日的時光流轉中,忙碌的日子占據了絕大部份。人們為了生計奔波,為了理想奮鬥,身心俱疲。那些忙碌的時光裏,充滿了艱辛與苦澀,壓力如巨石般沈重,讓人幾乎難以喘息。
空閑的時光顯得如此稀缺和珍貴,仿佛是沙漠中的綠洲,稍縱即逝。即便有那麽短暫的閑暇,也難以完全放松身心,因為新的憂愁總是接踵而至。
回顧歷史長河,無數文人墨客都曾抒發過類似的感慨。他們在仕途的坎坷中,在生活的波折裏,體會著憂愁的綿延不絕。
「忙日苦多閑日少,新愁常續舊愁生。」這兩句詞,不僅是陸遊個人的心聲寫照,更是那個時代乃至整個社會中人們普遍面臨的困境的真實反映。
忙碌中求得安寧,才是高境界。

【10】
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覺新來懶上樓。
——辛棄疾【鷓鴣天】
這兩句清晰地折射出時光對身心的悄然侵蝕。
忙忙碌碌,日復一日的瑣碎生活中,精力與體力也漸漸被消磨,在不經意間悄然發生著細微的變化。
在某個寧靜的時刻,獨自沈思,心中滿是對自身變化的感慨。他試圖去衡量那難以捉摸的筋力衰退程度,卻只能陷入深深的迷茫。
獨倚高樓,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曾經矯健的步伐,如今變得沈重而遲緩;曾經滿懷壯誌、意氣風發地登高遠望,如今也失去了那份激情與動力。
歲月,不僅僅帶走了曾經的青春與活力,更是消磨了人的雄心與抱負。
「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覺新來懶上樓。」這兩句詞不僅僅是辛棄疾對自身狀況的感慨,更是對時光無情、人生無常的深刻領悟。
忙碌中依然心懷希冀,才能奮發上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