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故宮×凡爾賽年度大展,帶你開啟東西方藝術的「互穿」之旅

2024-04-17國風

今年故宮博物院的年度大展,可以說是真·凡爾賽啊!從 4 月 1 日到 6 月 30 日 期間展出 17 和 18 世紀紫禁城與凡爾賽宮的中法交往藝術珍品,其中不但包括法國路易十五情婦的中國 Look,也包括咱們雍正爺的 Cos 西洋裝。

在那個時期,東西方文化相隔萬裏彼此衷情,不光在繪畫、雕塑、鐘表、瓷器等藝術形式上得以展現,後來這種流行也蔓延到了珠寶創作中。那麽就讓芭珠姐帶你穿越時空感受一下東西方文化交融之美吧。

說到中法兩國遠隔重洋的彼此仰慕估計還得感謝馬可·波羅,他的傳記讓歐洲知道了遙遠的中國。而東印度公司在 16 世紀初就開始向歐洲輸送各種中國瓷器、絲綢、茶葉等奢侈品,歐洲貴族趨之若鶩,爭相收藏。其中法國路易十四的導師紅衣主教馬紮林(Mazarin)就是位「大粉」,他在 1653 年繪制的收藏清單裏就詳細介紹了中國風格的家具、錦緞和絲綢。

「紫禁城與凡爾賽宮——17、18 世紀的中法交往」 展覽現場

這位紅衣主教對路易十四影響深遠,培養了他對藝術和珠寶的愛好。這位「太陽王」很早就開始收集瓷器、漆器和絲綢,並憑借凡爾賽的影響力,將這股「中國風」向整個歐洲放射線,而他的繼任者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也秉承了他的審美,當時的宮廷藝術家們甚至創作了無數他們想象中的「中國藝術」。

【覲見皇帝】,路易十四的掛毯 出自【中國皇帝的故事】系列 17 世紀末/18 世紀初編織

那麽誰是引領這次東西方文化交融的「時尚偶像」呢?

法蘭西的領頭羊是路易十四,這位「太陽王」是位非常時髦的君主,他對建築、雕塑、戲劇、繪畫等藝術都極為熱心,正是他一手將凡爾賽打造為歐洲時尚的中心。 因此後來這股「中國風」(Chinoiserie)從法國放射線到整個歐洲,他絕對功不可沒,因此「中國風傳播大使」他當之無愧。

法王路易十四戎裝像 凡爾賽宮與泰瑞亞農宮國家博物館藏

1670 年,路易十四為他的情婦孟德斯潘夫人修建了泰瑞亞農瓷宮。可能因為當時法國宮廷收到的都是青花瓷,因此在他們印象中中國瓷器都是藍色和白色為主,所以這座瓷宮的建築風格據說模仿了南京瓷塔,並在屋脊上布滿藍白色花瓶,不過因為當時西方還不會燒瓷,只是用陶器裝飾藍色釉來替代。宮殿內也是全部漆為藍色和白色的「中國風格」。不過,顯而易見這座宮殿不太結實,在 1687 年被拆除,如今人們只能透過藝術家的繪畫來欣賞當時的流行。

繪畫中紀錄的泰瑞亞農瓷宮

之後,路易十五的情婦蓬巴杜夫人成為下一任「中國風」的愛好者、推動者和引領者,她是一位熱心的文學、藝術贊助人,收集了不少來自中國的物品。並且在這期間創作了很多「西式中國風」作品。比如將中國瓷器與巴洛克的金屬構件結合,或者將中國漆器套用在西式家具上,現在凡爾賽宮就收藏了不少這樣「中西合璧」的作品。

清乾隆 青釉香水瓶 凡爾賽宮與泰瑞亞農宮國家博物館藏

路易十五時期 梳妝台,中國漆器

當然,更具代表性的可能是蓬巴杜夫人禦用宮廷畫家佛朗索瓦·布徹的作品,他創作了一系列以宮廷貴婦化身為中國仕女為主題的畫作,當然,帶有強烈的洛可可風格。

佛朗索瓦·布徹作品

佛朗索瓦·布徹作品

路易十六的宮廷中也少不了「中國風」,他的王後瑪麗·安東娃妮特(Marie Antoinette)收藏了不少「中國風」的家具和瓷器,其中極具代表性的是她收藏的這套藍色瓷器香水噴泉,完全是「中西合璧」的結晶。

瑪麗·安東尼特的中國風瓷器收藏

一套是五件藍色瓷器,從紋樣及造型都可以看出是來自乾隆時期的中國作品。法國工匠用帶有巴洛克風格的青銅鍍金的金屬構件將它們重新組合,並加入了小巧的花苞水龍頭,讓它變成一個裝飾性和功能性結合的小型香水噴泉。

瑪麗·安東尼特的中國風香水噴泉

到了 1688 年,路易十四派遣的法國傳教士在紫禁城見到了康熙皇帝。他們帶來了當時西方的科學儀器,以及數學、地理、天文、醫學知識。 中國皇室第一次認識了法國文明,從此康、雍、乾三代宮廷都開始收藏「西洋玩意兒」,座鐘、懷表和各種科學儀器走進了紫禁城,凡爾賽宮廷風格開始刮進了清代上流社會。

路易十四和康熙大帝

開啟中法交流的是路易十四和康熙大帝的通訊,這兩位論起功績、執政時間都不相上下,而且他們都具備一位偉大君主的開闊心胸,勇於接受新事物。 康熙更註重實用性,自打和西方交往後,就很重視數學和天文歷法的學習和研究,他收藏了不少科研工具,並任命這些「國王的數學家」為正式的欽天監官員。

康熙 8 年(1669 年) 銀鍍金渾儀 故宮博物院藏

銅鍍金康伯斯矩箱表 故宮博物院藏

而雍正是一個比較神奇的帝王,他和喜好在化裝舞會上親自扮演「東方人」的路易十四有一拼,他特別喜歡在畫像中玩兒 Cosplay,留下了西洋裝扮的畫像,打破了人們對這位勤政並嚴打貪汙的皇帝的刻板印象。

清人繪 雍正帝洋裝像屏 故宮博物院藏

到了愛好奢華的乾隆時期,這位皇帝和路易十六真是愛好頗為相同,喜歡各種繁復華麗的設計。這一時期,大量的西洋鐘、日用品都進入了清宮。

17 世紀 乾隆款彩漆嵌銅活鼔字盤二套鐘 故宮博物院藏

18 世紀 法國 銅鍍金鑲表橢圓把鏡 故宮博物院藏

凡爾賽宮廷的折扇之美

凡爾賽的貴婦們人手一把改良的中國折扇,彰顯品位和風度。是的,中國的折扇在 16 世紀隨著葡萄牙商隊傳入歐洲,很快就成為貴族夫人們的必備裝飾。 各種精致的珠寶工藝、材質被套用其中,在 17、18 世紀的法國宮廷,折扇是在珠寶店裏訂購的奢侈配飾。

路易十五的女兒阿黛拉伊德公主在畫像中手持折扇

中國風折扇 約 1760 年

其中不少折扇堪稱藝術品,有的是由畫家親自手繪的,有的則鑲金嵌寶,采用象牙、歐泊、黃金、羽毛、珍珠母貝等珠寶材質精心制作,甚至研究出「扇子語言」,作為當時奢靡宮廷必不可少的調情工具。

中國風折扇,約 1770-1780 年 珍珠母貝、象牙、玳瑁

從義大利嫁入法國宮廷的貝利公爵夫人就非常喜歡折扇,曾從宮廷珠寶商 Fossin & Fils 訂購了很多折扇。

貝利公爵夫人

其中有一把扇子就是典型的「中國風」設計,扇面用水粉描繪了古代的中國戰場,並用做工精細的嵌螺鈿作為畫面裝飾。但由於 1830 年法國爆發七月革命,貝利公爵夫人未能收到這把折扇。最終,法蘭西第一帝國元帥達武之女布洛克威爾侯爵夫人得到了這把折扇,並成為她的結婚嫁妝。

Fossin & Fils 1830 年 漆藝木骨、紙、水粉繪畫、珍珠母貝 象牙、蛋白石、金色金屬、翠鳥羽毛 埃克莫博物館藏品

玉石的美妙讓人無法抗拒

17-18 世紀的「中國風」雖然迅猛,但實際上並沒有表現在珠寶之上。合理推測,東西方當時的服飾差異太大了: 清代珠寶的重點集中在旗頭的各種插戴頭面上,其他的項鏈、耳環、手串大多以串珠形式出現。

孝賢純皇後朝服像軸,清乾隆

而法國宮廷流行的是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珠寶的品類則集中在冠冕、項鏈、耳環、胸針上。 兩者融合不了一點兒,實在無法彼此借鑒。

路易十六王後瑪麗·安東娃妮特

到了 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東西方文化再一次迎來融合變通,這也是珠寶大牌們揚名立萬的時期,珠寶工藝和材質都有了長足的進步,珠寶大師更是驚才絕艷者眾。 很多品牌都再次借鑒了「中國風」,怎麽說呢,和他們的前輩一樣,他們對「中國風」的演繹選擇了相同的套路——「中為西用」。

卡地亞 胸針,雕刻玉佩 琺瑯、鉆石、紅寶石

一是主題借鑒,就像瑪麗·安東娃妮特收藏的中國漆器家具一樣,樣式功能都是西式的,但中間必須裝飾以中國紋樣,比如當時卡地亞制作的一些「中國風」化妝盒,主打一個異域風情。

瑪麗·安東娃妮特的中國風家具收藏

1928 年卡地亞制作的中國風格化妝盒 靈感源於路易·卡地亞私人收藏的中國康熙時期的五彩瓷盤

二是材質引入,那就必須得聊聊玉石了。要知道在此之前西方寶石圈並沒有軟玉和翡翠的名字,大家審美不同。 西方人眼中的寶石大部份是單晶體,力求展現寶石的高凈度,越璀璨越好。但東方人以含蓄為美,欣賞的是玉石類寶石,講究的是溫潤內斂、質感細膩。

卡地亞典藏翡翠香精瓶,1925 年

但在新藝術運動和裝飾派藝術的影響下,西方珠寶圈開始學會欣賞不同的寶石之美,尤其是雕刻玉石的套用,也許因為它的綠色和祖母綠不同,卻能展現另一種工藝和材質之美。

卡地亞在此方面居功甚偉,19 世紀末他們從中國進口了大量的「apprêts」,這是一個珠寶術語,指的是從東方專業經銷商處購買的珠寶部件或古董元素。卡地亞 1898 年的庫存清單上羅列了不少「玉瓶、金鑲座、粉紅色琺瑯蓋」。

卡地亞 神像鐘

卡地亞喜歡采用「挪用主義」來處理這些古董玉雕,就是像瑪麗·安東娃妮特收藏的藍色瓷器一樣的處理方式。 1922 年至 1931 年間,珠寶商和制表師創作了一系列 14 款以動物或其他人物為特色的時鐘,將逆跳和神秘鐘等復雜功能加入其中,堪稱那個時代功能性與藝術性融合的代表作,如今很多成為卡地亞收藏的一部份。

卡地亞逆跳指標鯉魚時鐘,1925 年 雕刻玉石、珍珠母貝、琺瑯、珊瑚、鉆石

之後卡地亞開始挖掘玉石雕刻中的文化含義,試圖理解它們並融入珠寶創作中。比如對平安扣、福紋、佛像、玉瓶等傳統紋樣的套用,你不得不說有時候頗為巧妙,比如將雕刻玉瓶插滿卡地亞簽名 style 的「水果錦囊」鮮花。

卡地亞胸針 雕刻翡翠佛像,鉆石、紅寶石

卡地亞 Tutti Frutti 胸針,約 1930 年 雕刻玉瓶、藍寶石、紅寶石、鉆石、琺瑯

卡地亞在 20 世紀上半葉推出了很多采用雕刻玉石設計的珠寶,創作性地讓它和西方材質融合,並以幾何元素來搭配,形成抽象與具象、古典與現代的強烈對比,卻又神奇地保持和諧統一。

卡地亞玉雕胸針,1925 年

這種設計風格很快引領了當時珠寶圈潮流,並獲得了那些時代 Icon 們的青睞,社交名媛莫娜·俾斯麥(Mona Bismarck)就收藏了一枚由卡地亞重新設計的雕刻翡翠玉佩與紅寶石搭配的胸針。

Mona Bismarck 收藏的卡地亞胸針 雕刻翡翠,紅寶石、鉆石

之後卡地亞對玉石的運用更加揮灑自如,開始巧妙地運用中國珠寶中的翡翠經典樣式,只要加一點點裝飾,就能達到完全不同且更加圓融的中西合璧的絕妙效果。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芭芭拉·霍頓的翡翠收藏:翡翠珠+紅寶石搭扣的項鏈、蛋面翡翠+紅寶石鑲座的戒指,讓這種傳統的中國珠寶變得西式起來。

芭芭拉·霍頓收藏的卡地亞翡翠珠項鏈和翡翠馬鞍戒指

西方人用珠寶打造的東方「神獸」

還有一種「中國風」也是很容易就被西方人接受了,那就是咱們的各種瑞獸,可能因為人家本來就很喜歡動物珠寶,因此很自然地將這些神獸納入了珠寶體系。開始只是買來現成的「apprêts」運用,咱們還能正確辨識,但後來當他們開啟想象的翅膀時,你可能就再也無法認出那些東方神獸了。

卡地亞烏龜座鐘,1928 年

是的,還記得【神奇動物在哪裏】電影中的騶吾嗎?所謂「民主選舉就靠神獸」也是心很大,但充分證明了西方人對東方神獸抱有深刻的好感,尤其是龍。中國的龍圖騰是大家都頗為擅長的神獸形象。

卡地亞龍胸針,1920 年

梵克雅寶龍胸針,1969 年

David Webb 龍胸針,1970 年代

鳳凰也還可以,當然,越現代越辨認不出來,主要塑造長尾羽、華麗羽毛、向上升騰感……

卡地亞天堂鳥胸針,1948 年

Lorenz Baumer 鳳凰項鏈

伯爵 鳳凰神秘表

其他的還有代表祥瑞的仙鶴、代表幸運的錦鯉、代表長壽的烏龜、代表太平的大象……這些比較常見的都還很美。

尚美巴黎 仙鶴胸針

寶詩龍 水晶寶石錦鯉

卡地亞烏龜胸針

René Boivin 大象胸針

但新藝術運動時期,西方藝術家體會到了蝙蝠的「新含義」,出現了很多蝙蝠主題的作品。 比如代表大師荷內·萊儷(René Lalique)就很喜歡蝙蝠,但怎麽說呢,設計得還是很西式,一看就讓人聯想到吸血鬼而不是「福氣」啊。

René Lalique 蝙蝠腳鏈,1899 年

Edmond Becker 「夜美人」胸針 約 1900 年

黃金、鏤空琺瑯和鉆石蝙蝠胸針 奧地利,約 1905 年

蝙蝠胸針,新藝術運動風格 巴洛克珍珠、琺瑯、鉆石、紅寶石,

有小夥伴會問在清代珠寶圈有沒有欣賞西洋珠寶的「大佬」呢?那些西方流行的寶石和珠寶風格有沒有給清代宮廷帶來新流行?

慈禧與碧璽不得不說的故事

那肯定不能不提慈禧太後,因為她特別喜歡碧璽,收藏了各種碧璽手串、珠寶、鼻煙壺等物,自然引起了宮廷的追捧,甚至影響了國際貿易。 你知道嗎,在 20 世紀初,美國緬因州和加利福尼亞州的碧璽礦床幾乎是特供中國的,這可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碧璽產地。但隨著清政府的垮台,美國的碧璽貿易也崩潰了。

清代 碧璽珠翠十八子手串 故宮博物院藏

當然,碧璽不只是慈禧喜歡,故宮博物院就收藏了大量清代鑲嵌碧璽的珠寶。比如這枚乾隆年間的花簪,以綠色碧璽雕刻為立體芙蓉花,花蕊為細小米珠,花葉為翡翠薄片細雕而成,花蕾為碧璽雕成,花托為點翠。一只蝴蝶停落於芙蓉花上,其翅膀為翡翠薄片雕成,並嵌珍珠、碧璽。使用了雕刻、金累絲、串珠、鑲嵌、點翠等多種工藝,正是乾隆皇帝的華麗繁復審美。

清 乾隆 鑲寶石碧璽花簪 故宮博物院收藏

故宮中珍藏的鉆石與「經典三寶」

中國在清代才開始有碧璽珠寶,那西方流行的鉆石、「經典三寶」又是什麽時候進入中國的呢?

咱們先說鉆石,因為中國幾乎不產寶石級的鉆石,也是到了清代才開始出現鉆石的。故宮博物院就藏有兩顆清代鉆石,是裸鉆呦,分別重 16.3 克拉和 10.3 克拉,均為經明亮式切磨加工的標準圓鉆。

清代圓鉆 故宮博物院收藏

除了裸鉆,故宮裏也確實珍藏著一些鑲嵌了鉆石的珠寶。比如一枚白金鉆戒,鑲嵌一顆 5.58 克拉的天然鉆石,估計得是清晚期的藏品了。

白金鉆戒 故宮博物院收藏

「經典三寶」中的紅寶石和藍寶石倒是早就出現了,唐代( 618 年— 907 年)就隨著絲綢之路的文化交流進入了長安的貴族階層,這些商人帶來了琥珀、青金石、紅寶石、藍寶石和托帕石等彩色寶石。但遺憾的是,中國人喜歡彩色寶石的顏色,卻從沒有想去研究切割,直到清代紅寶石和藍寶石也都是以珠子或凸圓形出現,幾乎沒有出現過刻面寶石。

清代 嵌紅寶石、珊瑚點翠花簪

至於祖母綠,因為在中國珠寶圈中玉石的地位無疑穩如泰山,所以其他綠色寶石就顯得比較小眾了。 它經常和紅寶石、藍寶石、鉆石一起作為點綴組合出現。比如這對嵌寶匕首上結合燒藍工藝點綴了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和鉆石。

玉柄嵌寶石絨鞘匕首 故宮博物院收藏

而這條以綠色寶石為主的十八子手串,那翡翠珠子必須是首選,點綴了粉色碧璽、珍珠、紅寶石、鉆石,壓根沒有給祖母綠出場的機會。

十八子手串 翡翠、鉆石、紅寶石、碧璽

各種珠寶表了解一下

要說中國宮廷中受西方珠寶流行影響最深的無疑是各種珠寶表了。當時的清王朝統治者大多收藏西洋表,早期是各種裝飾華麗的座鐘,深深印刻著巴洛克和洛可可的奢華風格。

銅鍍金花瓶式表,英國,18 世紀 故宮博物院藏

後來中國宮廷匠人也開始學習研究,慢慢從制式到工藝都本土化,開始客製了特供版,甚至也衍生出中西合璧款。譬如這塊銅鍍金鑲珠鉆石如意表,如意出自廣州,表為英國制造,是一件難得的中西合璧之作。

銅鍍金鑲珠鉆石如意表 故宮博物院收藏

一些胸針表也進入了清宮收藏,小巧玲瓏,而且都鑲嵌著鉆石裝飾。或以天牛為靈感,翅膀上鑲嵌鉆石;或以石榴為造型,表身和別針部份均鑲嵌鉆石……非常適合搭配旗袍,可以當作壓襟佩戴。

金嵌鉆石天牛表 故宮博物院收藏

當然啦,如今的西方珠寶圈仍然有不少設計師會從中國文化中汲取靈感,「中國風」仍然是他們的創意源泉。而中國珠寶圈呢,早已和西方並軌,采用更現代的審美來設計、佩戴珠寶。不過近幾年隨著新中式的火爆,讓更多人意識到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之美,也許是時候在世界珠寶圈再刮一刮「中國風」啦!作為創作靈感,不同的角度就能發掘不同的美,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中國風」珠寶能讓人眼前一亮,快點兒進入姐妹們的珠寶盒!

-END-
BAZAAR Jewelry 原創內容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如需轉載,請聯絡我們獲取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