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全稱叫【摩訶般若菠蘿蜜多心經】,略稱【般若心經】也可簡稱【心經】,它是我們中國人最熟悉的一部佛經之一,也是佛教經典中字數最少但影響卻十分深遠的一部經典。同時也是在我們中國流傳最廣的一部佛經,盡管它字數很少,正文只有260個字,但它是集【大般若經】的精華而成的,像大家都聽說過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心經裏面的一句話。
古今中外不少人喜歡讀或抄寫【心經】,張旭、蘇軾、趙孟頫、康熙、乾隆、於右任、文微明、弘一法師就有抄寫心經的習慣。
張旭草書【心經】
蘇軾楷書【心經】
趙孟頫行書【心經】
乾隆 行楷【心經】
於右任 草書【心經】 於右任 草書【心經】
弘一法師 行楷【心經】
文微明 行書【心經】
康熙 行楷【心經】
2016年,一幅康熙禦筆【心經】以1725萬元的價格成交。
我身邊也有一些朋友每天讀或抄寫【心經】,以此當成一種體驗、一種調節、一種修行。
短短260個字的【心經】為何影響力那麽大,到底講了什麽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不妨讓我們先來看一看【心經】的來歷。
【心經】源自哪裏,是誰寫的?
釋迦牟尼佛(公元前569~485年)在大徹大悟之前,名叫悉達多,是印度北方迦毗羅韋國(今尼泊爾與印度交界處)的王子。悉達多在兒童時期就顯現出與眾不同的極高天賦,生性聰穎而頑皮。他的許多言語舉動出人意料、令人驚奇。
釋釋迦牟尼佛
除此之外,他還具有強烈的同情心,每當看到窮苦人悲慘的情形時,就異常憐憫,時常把自己佩戴的珠寶送給窮人。他思維敏捷,常常提出一些對宇宙和人生的疑問,弄得大人們瞠目結舌、啞口無言。小小年紀就善於追求真理,更顯出其與眾不同之處。
青年時代的悉達多身體強健、思維睿智,他博聞強記、過目不忘、刻苦好學、善於觀察思索而出類拔萃,精通數學、倫理、哲學、天文、武學、韻律等諸多學問。他說話有道理、辦事有準則,特別善於幫助、教化小人和惡人,時時刻刻註意把握和修悟自己,從不刺傷任何人,並常常進入禪定狀態。29歲便已開悟,這標明緣法已臻成熟。他意識到,此時此刻正是應該出家專心修行的時候了,便毅然脫離凡俗,走向一無所有的出家苦行道路。
六年的苦行,悉達多從無數次艱辛挫折中獲得真知和動力,在艱苦卓絕的痛苦磨煉中,從跌落到苦難最底層的極限處,慢慢摸索沿著道的旋梯攀入地平線,然後再逆流而上將源頭活水引到高山頂峰;在不斷深入開悟、頓悟的前提下,同時為今後光明的未來打下一個全方位、高品質的堅實基礎。六年間,悉達多已將心性修得一塵不染,此時已達初級菩薩的悉達多,思想境界日新月異,即將產生更大飛躍質變的時機已成熟。
公元前534年冬季,35歲的悉達多來到尼連禪河岸邊,在一棵高大的菩提樹旁的天然金剛石座上準備禪定,並行誓說:「我今如不證得無上大覺,寧可粉身碎骨決不起座。」這鋼鐵誓言化為能量,震撼著山河!在入定的第一個七天七夜中,便戰勝了心靈深處各種惡魔的幹擾而達徹悟。此時已成佛陀的悉達多,周身能量奔湧,欲罷不能、身不由己地進入更高層的寂靜狀態,進入最深層的三般若境地(觀照般若、實相般苦和文字般若),在忘我地、與天地融為一體的禪定中,又經歷了三七二十一天美好聖潔、深化體悟的時光,終於達到修煉至極的境界——大徹大悟。如今這位釋迦族青年自然而然地成為釋迦牟尼佛。此時佛陀的認知能力恰與宇宙的本源規律——道,完全吻合在一起。這便是宇宙中獨一無二、無師自通、以悟為師、偉大佛祖的誕生過程。
接著,佛陀再經歷三七二十一天的佛法條理化的總結過程,便將宇宙人生的原始、終極真理搞得清清楚楚,從此圓滿地實作了自己的宏大諾言。
【般若菠蘿蜜多心經】便是整個佛法理論的濃縮和概括,佛陀這篇大徹大悟後的偉大處女作和傑出代表作,雖然篇幅短小,但是簡潔凝練、內容生動、氣度恢弘、包羅永珍。
臘月初八出定的佛陀,首先慈悲了為自己義務當護法的一群男女兒童;然後,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去鹿野苑尋找自己的隨從,即佛陀的五個弟子,找到後為他們摩頂受記、傳授九轉丹禪坐功、說法開示,使他們懂得修煉正道的原理:即一味地追求六欲是卑劣的,而一味地追求苦修也是有害的,應該走中觀之道,側重悟道悟空和修心養性;苦修苦行只是修煉的重要內容之一。接著,采用現身說法的方式,生動地闡述了緣起法、因果論、八正道等理論,並傳授了【心經】,為了使比丘們能真正理解,前後講法三次,這就是載入世間佛教史冊中著名的初轉法輪和三轉法輪。
【心經】朗朗上口、易於背誦,佛陀的這五個弟子成為世間最先被大徹大悟的釋迦牟尼佛度化,並最先將佛家最高經典【心經】背誦下來又傳播出去的人,這便是【心經】的來源。
綜上述,【心經】是釋迦牟尼佛將宇宙的真理、全人類的智慧加以總結、昇華的最高結晶。那【心經】又是怎麽傳播到中國的呢?
【心經】是怎麽傳到中國的?
在中國佛教歷史的記載中,【心經】是被轉譯次數卒子多的佛教經典。據相關資料記載,【心經】由梵譯漢,共有14個版本,相傳為吳支謙所譯的【摩訶般若菠蘿蜜咒經】、唐菩提流誌所譯的【般若菠蘿蜜多心經】、唐實叉難陀所譯的【摩訶般若隨心經】、唐不空所譯的【般若菠蘿蜜多心經】、宋契丹慈賢所譯的【般若菠蘿蜜多心經】和元達裏麻刺怛那所譯的【聖母智慧到彼岸經】等6種版本自明朝以來已經失傳外,現存以下8種:
1.傳為後秦鳩摩羅什於402年譯出的【摩訶般若菠蘿蜜大明咒經】。不過,梁代釋僧佑所著【出三藏記集】,曾將鳩摩羅什所譯的三十五部經典逐一列出,但卻沒有【心經】。隋朝【法經錄】,也將【心經】列入了失譯錄。因此,目前還很難斷定此經就是鳩摩羅什所譯。
2.唐玄奘於649年譯出的【般若菠蘿蜜多心經】。
3.唐義凈於700年譯出的【佛說般若菠蘿蜜多心經】。
4.唐法月於733年譯出的【普遍智藏般若菠蘿蜜多心經】。
5.唐般若共利言於790年合作譯出的【般若菠蘿蜜多心經】。
6.唐智慧輪於850年譯出的【般若菠蘿蜜多心經】。
7.唐法成(具體轉譯年份缺)譯出的【般若菠蘿蜜多心經】。
8.宋施護於980年譯出的【佛說聖佛母般若菠蘿蜜多經】。
以上諸種譯本,雖然名稱大同小異、內容略有出入,但其表達的意義卻並無差異。其中,玄奘法師唐太宗貞觀二十三年(649)5月24日於終南山翠微宮譯出的【般若菠蘿蜜多心經】,最為簡要,便於持誦,因此成為了流通最廣、最受歡迎的一種版本。
玄奘取經
據說,玄奘法師誌遊天竺,經過益州(四川成都),宿空惠寺,遇到一個有病的胡僧,說有三世諸佛心要法門,乃口授與玄奘法師;
玄奘法師離唐境後,凡經困厄磨難,只要背誦益州僧所授【心經】,誠心祈禱,都會獲得保佑。仗著這【心經】的功德神力,他才得以成功到印度取經。後於中天竺雅吉陀國那爛陀寺,忽見前在益州所遇僧人,謂「我是觀音菩薩」,現身升空。
【太平廣記·異僧六】載,僧人玄奘,唐太宗時候的人,俗姓陳,河南偃師縣人,自幼聰慧異常,品德高尚。唐代武德初年,他往西域取經,走到西域罽賓國,道路艱險,狼蟲虎豹橫行,很難透過。玄奘不敢前行,只得在一石洞中打坐。天快亮時,看到石洞裏有一位老和尚,頭上、臉上都是瘡疤,身上膿血淋漓,盤腿靜坐。玄奘不知道這位老和尚是從哪兒來的,又是怎麽進到石洞裏的。他披好袈裟,虔誠地向老和尚行禮,求他指點。老和尚向玄奘口授【心經】一卷,說讀此心經,可逢兇化吉,化險為夷,虎豹不能為害,鬼魅不能作祟。玄奘牢記在心,後來在西行途中,一入險境,玄奘就口誦老僧親授的心經。玄奘誦讀【心經】之後,總能轉危為安。不僅前面的道路平坦了、通暢了,狼蟲虎豹也都不見了。他順利地到達佛國,取經六百余部回到大唐。
授予唐三藏【心經】的疥癩老僧在【西遊記】中變成了風神飄逸、幽默機智的烏巢法師,把孫悟空和豬八戒調侃了一番。他的【心經】對取經僧,包括唐僧和孫悟空在內,都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在【西遊記】第十九回「雲棧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經」中寫到,唐僧有了第二個徒弟豬八戒後,三人來到浮屠山,遇到一位烏巢禪師,傳授給唐三藏【心經】,說此經是「修真之總經,作佛之會門」,「若遇魔障之處,但念此經,自無傷害。」這個【心經】,就是歷史上的唐玄奘親自轉譯的【般若菠蘿蜜多心經】。
當然這只是傳說,我們無從考證,但是我們現在常見的漢傳佛教中的【心經】版本一般認為是玄奘所譯。
1864年,英國佛教學者比爾(Samuel Beal)曾將玄奘所譯【般若菠蘿蜜多心經】,轉譯成英文出版。目前,除傳為鳩摩羅什的譯本為日本佛教流傳外,其余6種多為佛教研究者考證和研究之用,較少流通。除此之外,還有一種由英國著名考古學家、探險家馬爾克·奧萊爾·史坦因(簡稱史坦因)於中國甘肅敦煌發現的【唐梵翻對字音般若菠蘿蜜多心經】。這個敦煌本將梵文以漢字音譯,內容與玄奘本相當,也是佛教學術研究的重要資料。
【心經】現存的梵文經典,有在尼泊爾發現的廣本和在日本保存的各種傳寫摹刻的略本兩類。1884年,馬克斯·穆勒(Max Muller)與南條文雄共同校訂了廣、略兩類梵本。1894年,穆勒又再次將其譯成英文出版,並編入了【東方聖書】。
一般而言,一部完整的佛教經典通常都具足「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三個部份。
所謂「序分」,即指緒論,用以敘述此經的因緣由來。「序分」通常又分為通序和別序二種。所謂「通序」,即通於各部經典所共有的,又稱為「證信序」,即詳細以法會舉行的時間、地點、與會成員及其人數、何人請問以及何人作答等等事項來證明此經是佛陀親口所說,以令讀者生起信心。例如,通常在某部佛經開頭書寫的「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處與大比丘眾……人俱」即是。所謂「別序」,又稱為「發起序」,是用以說明某部經典各別發起因由的。
所謂「正宗分」,即正文本論,是闡述經義的核心部份,用以正說某部經典的宗要。
所謂「流通分」,即結論。例如,佛經通常在結尾部份都會寫道:「如是說已,……應如是行,皆大歡喜,信受奉行,作禮而去。」顯然,這是用來奉勸讀者應該信受奉行,並囑其流傳此經於天下後世的。
通常,人們將「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全部具足的佛教經典,稱為「廣本」;而將那些只有「正宗分」,省略了「序分」和「流通分」的,稱為「略本」或「小本」。
【心經】上述諸譯本中,除傳為鳩摩羅什譯本、玄奘譯本、義凈譯本和敦煌本為「略本」外,其余的譯本都具足三部份而為「廣本」。玄奘法師之所以將【心經】譯為略本,也許是譯者當時出於突出重點、使讀者便於受持的考慮。不過,這對於義理的闡述和理解是毫無影響的。
為什麽一部【心經】會有如此眾多的譯本呢?
大家知道,佛教經典在輾轉傳抄流透過程中,難免會發生錯抄、漏抄的事。雖然人們常將「一字疏誤視為羞,一句錯斷引為恥」,然如同清人所說的那樣「校稿如秋風掃落葉,眼前看似幹凈,回頭仍見樹葉;再掃又覺無遺,回頭還有殘葉」,由於所處的時代不同,傳抄者不同,所以同一部佛經往往會有若幹種不同的版本。因此,譯者在轉譯時所依據的底本,也必然會有所不同。
【心經】的註疏本,極為繁多,相傳有200余種,僅中國撰述者就有40余種。其中比較重要的:唐代有圓測的【般若菠蘿蜜多心經贊】、慧凈的【般若菠蘿蜜多心經疏】(發現於敦煌)、窺基的【般若菠蘿蜜多心經幽贊】、法藏的【般若菠蘿蜜多心經略疏】和明曠的【般若菠蘿蜜多心經略疏】等。宋代有智圓的【般若菠蘿蜜多心經疏】等。明代有憨山的【般若菠蘿蜜多心經直說】、智旭的【般若菠蘿蜜多心經釋要】、弘贊的【般若菠蘿蜜多心經添足】、宋濂的【般若菠蘿蜜多心經文句】和李贄的【般若菠蘿蜜多心經提綱】等。清代有為霖的【般若菠蘿蜜多心經請益說】和錢謙益的【般若菠蘿蜜多心經略疏小鈔】等。近現代有太虛的【般若菠蘿蜜多心經淺註】、倓虛的【般若菠蘿蜜多心經義疏】、弘一的【心經大意】、圓瑛的【般若菠蘿蜜多心經講義】、歐陽漸的【心經讀】、周止菴的【般若菠蘿蜜多心經詮註】、黃念祖的【心經略說】、印順的【般若菠蘿蜜多心經講記】、廣超的【般若菠蘿蜜多心經講記】、斌宗的【般若菠蘿蜜多心經要釋】等等。
除中國撰述之外,印度方面有提婆的【般若菠蘿蜜多心經註】。日本方面則有空海的【般若菠蘿蜜多心經秘鍵】、最澄的【般若菠蘿蜜多心經釋】、真興的【般若菠蘿蜜多心經略釋】和宗純的【般若菠蘿蜜多心經解】等等。
既然佛經的譯者對於一部佛經來說,至關重要。因此,在此有必要向讀者簡略介紹【心經】的轉譯者——玄奘法師。
本書采用的【般若菠蘿蜜多心經】底本,標有「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這裏所謂「三藏」,是指佛教典籍中的經藏、律藏和論藏而言的,也就是全部佛法。其中,經藏為佛陀所說教;律藏是佛陀所制定;論藏雖然也有佛陀在經中所議論的,但大絕多數為佛陀弟子所造,並分為宗經之論和釋經之論兩種。所謂「法師」,是指既通曉佛法,又能引導眾生修行的出家人。法師有廣、狹二義。廣義的法師,通指佛陀及其弟子;狹義的法師,則專指通曉經藏或律藏或論藏的修行者。精通經藏的法師,通常被稱為「經師」;精通律藏的法師,通常被稱為「律師」;精通論藏的法師,通常則被稱為「論師」。【妙法蓮華經】還依據法師的專長及其弘法的差異,將法師分為受持、讀經、誦經、解說、書寫等五種法師。由於玄奘法師博通經、律、論三藏教典,因此被人們尊稱為「三藏法師」。
玄奘法師,俗姓陳,名袆,唐朝代時河南洛州緱氏縣(今河南省偃師縣南境)人。生於隋文帝開皇二十年(600年)。關於玄奘法師的生平,現存的【傳】、【狀】、【塔銘】等都沒有記載。而關於他的年歲,又有63歲、65歲和69歲諸種說法,對此學術界至今仍沒有形成確切一致的定論。這裏依呂澂支那內學院重校的唐慧立、彥悰著【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暫定玄奘法師享年65歲。
玄奘法師,在家排行老四,上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他自小聰穎異常,曾隨其父熟讀儒家經典。【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載其:「幼而珪璋特達,聰悟不群。年八歲,父坐於幾側口授【孝經】,至曾子避席,忽整襟而起。問其故,對曰:‘曾子聞師命避席,(玄奘)[某]今奉慈訓,豈宜安坐。’父甚悅,知其必成,召宗人語之,皆賀曰:‘此公之揚烏也。’其早慧如此。自後備通經典,而愛古尚賢,非雅正之籍不觀,非聖哲之風不習;不交童幼之黨,無涉阛阓之門;雖鐘鼓嘈囋於通衢,百戲叫歌於閭巷,士女雲萃,亦未嘗出也。」此處所謂「揚烏」,即漢代辭賦家揚雄早慧之子揚烏,東晉常璩在記述古代中國西南地區地方歷史、地理、人物等的地方誌著作——【華陽國誌】中,曾將揚烏譽為「文學神童」。
玄奘法師十歲左右,父母雙雙去世,投靠在洛陽凈土寺出家的二哥長捷法師,充任童子,學習佛經。長捷法師學豐德長,每當設立法會弘經布教時,都能吸引不少人前來聞法。玄奘法師因此得聞佛理,並對佛法產生濃厚興趣。十一歲時,他就熟讀了【法華】、【維摩】等佛教經典。隋唐時期,為使種田、當兵的男丁數量不至於匱乏,也為了國家的稅收能得到切實保障,僧人的數量是由朝廷嚴格控制的,僧人必須經過嚴格的選拔考試。玄奘十三歲那年,崇信佛教的隋煬帝委派大理寺卿鄭善果,到洛陽去剃度僧人十四名。據【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記載,當時玄奘雖然不具備考試資格,但卻心生羨慕,一直在考場的大門口周圍觀看。當鄭善果主持考試結束走出大門時,突然發現這個孩子相貌不同凡響,便問他是誰家的孩子。玄奘遂按當時的習慣,報上自己曾祖父、祖父、父親三代的名字和曾任官銜。鄭善果聞聽之後,方知他乃潁川陳氏名門之後,便問他是否想要出家為僧。玄奘回答說,自己雖然願意出家為僧,但「習近業微,不蒙比預」。意思是說,我學習佛法的時間不長,功力還很淺,且因年齡限制,沒有資格參加考試。鄭善果此時覺得這個孩子的確非同一般。便又問他為什麽想要剃度出家?玄奘的同答,更出乎鄭善果的意料。他說:「意欲遠紹如來,近光遺法。」意思是說,從遠處來講,我要把釋迦牟尼的佛法繼承下來並且傳遞下去;從近處來說,我要將佛教發揚光大。鄭善果被玄奘的回答深深感動,他既賞識玄奘的佛學修養,又「賢其相貌」,於是便破格為他開了一個公開的後門,準許他免考入圍。鄭善果還針對他人對此提出的質疑解釋說:「誦業易成,風骨難得。若度此子,必為釋門偉器。」於是玄奘得依凈土寺道基法師正式剃度出家,並賜法名「玄奘」。
玄奘法師出家後,更是如魚得水,心無旁騖地潛心鉆研佛學。他在聽了景法師所講的【涅槃】和嚴法師所講【攝論】後,升座復述,將其分析的頭頭是道,詳盡得體,並因此贏得了僧俗大眾的贊譽和欽佩。
隋煬帝大業末年(617),玄奘與二哥長捷法師結伴前往長安。當他們抵達長安之後,由於兵亂饑荒,大部份名僧已聚往蜀地,於是兄弟二人便又同往四川。玄奘法師在成都聽完寶暹法師所講的【攝論】、道基法師所講的【雜心】和惠振法師所講【八犍度論】後,更是究通諸部,聲譽大著。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玄奘法師在成都受具足戒,「坐夏學律,五篇七聚之宗,一徧斯得」,將佛教戒律學盡行掌握。為了更好地開闊視野,解疑釋難,各方參學,武德七年(624)玄奘告別二哥長捷法師,離開成都,泛舟三峽,沿江東下參學。他在了荊州天皇寺,應僧眾之邀,宣講【攝論】和【毗曇】諸經論,「自夏及冬,各得三遍」。玄奘法師在天皇寺講經結束之後,「復北遊,詢求先德。至相州,造休法師,質難問疑。又到趙州,謁深法師學【成實論】」。貞觀元年(627),玄奘法師再入長安,止大覺寺,跟從道嶽、法常、僧辯、玄會諸法師鉆研【俱舍】、【攝論】和【涅槃】,他很快便窮盡各家學說,譽滿京師。當時的仆射蕭瑀,奏請令他住皇家寺院——莊嚴寺。
由於當時經西域間接傳來的佛教經典雜亂無章,不甚完備。所譯經典,有許多隱晦難明之處。而且宗派紛呈,各宗其說,更加使人莫知所從,玄奘對此亦深感困惑。發願一定要親自前往印度求學。但由於當時出國之禁甚嚴,他屢次請求赴印度留學的申請,都遭拒絕。但他並沒有因此而灰心,不僅沒有放棄自己西行求法的理想,反而更加努力地學習西域和印度各國的語言,以待時機成熟。
玄奘法師不僅是一位傑出的轉譯工作者,更是一位了不起的轉譯學理論家。他轉譯佛經不僅態度嚴謹,品質高超,數量巨大,而且還能就轉譯方法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由他提出的「五不翻」理論,至今仍應被佛教界奉為佛經轉譯的準則:
1.秘密不翻。例如,佛經中有諸多陀羅尼(即咒語),系佛教之秘密語,微妙深隱,不可思議,因此可以不翻。
2.多義不翻。意思是說,當一個詞匯或者一個佛經專門術語有多種含義時就不翻。例如,薄伽梵是佛的名號之一,兼具自在、熾盛、端嚴、名稱、吉祥、尊貴等六種意思。倘若只轉譯成「尊貴」,則會失去吉祥等義;只轉譯成「吉祥」,則會失去尊貴、自在等義,因此,不可隨意選擇其中一種而轉譯。
3.漢地所無者不翻。意思是說,中國沒有的東西或者找不到對應物的,也可以不翻。例如,閻浮樹,僅產於印度等地,為中國所無有,因此保留原音而不翻。
4.順古不翻。即順從古人所譯。也就是說,在此「五不翻」規定之前,若已經有人將某些佛教專用語譯出,此後的譯師就約定俗成延用之,不再新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混亂。例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如此。
5.尊重不翻。意思是說,佛經中有一些語句有利於引發人們產生一種由衷的尊重或善心的,可以不翻。例如,「釋迦牟尼」、「菩提薩埵」等,一概不譯為「能仁」或「道心」、「眾生」等。這是因為前者能令人生發恭敬之心,而後者則易招致等閑視之而輕賤。再例如「般若」,是智慧的意思。佛教認為「般若」可以使宿緣深厚者對佛教生發信心。若譯作「智慧」,則含義輕淺,易與世間的所謂聰明智慧相混淆。例如,如果將【大般若經】譯成「大智慧經」的話,其分量顯然就輕了許多。
玄奘法師除了提出轉譯理論並且自己身體力行外,還對唐代譯場的組織和轉譯的程式、律例做出了劃時代的貢獻。
佛教經典的轉譯,通常首先要以梵文誦出經文,譯成漢文後,由精通梵漢雙語的人予以校對,再由精通漢文的人加以修飾,最後由懂得梵漢雙語的人,將漢文的經典用梵文念給懂得梵文的人聽,看看是否與原來的經文吻合,完全準確後才可以透過,譯經才算完成。
玄奘法師留學印度十余載,名滿五印。但玄奘法師念念不忘完備中土佛教經典的留學初衷,於貞觀十五年(641)啟程回國,並於貞觀十九年(645)正月,東歸長安。玄奘法師帶回他遊歷三十多國,巡禮佛跡,遍訪名師所獲得的梵本佛經六百五十七部。在唐太宗、唐高宗父子給予的種種獎勵和幫助下,玄奘法師竭盡全力會集全國富有學問修養的高僧大德專事轉譯,共同展開史無前例的佛經轉譯偉業。玄奘法師先後轉譯的佛經七十五部,總計一千三百余卷,著名的有【大般若經】、【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等。【般若菠蘿蜜多心經】,就是他所轉譯七十五部經中,文字最簡短,義理最精簡的一部。
玄奘法師所具備的譯經條件之好之強,是當時其他任何人都無法比擬的。他不僅華、梵兼通,對印度文化有非常通透的了解,對佛教理論有極其深厚的修養,因此他總結了前人的轉譯經驗,創造出了自己的一種嶄新風格。季羨林曾經說過:「他的譯風既非直譯,也非意譯,而是融匯直意,自創新風,在中國轉譯史上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開辟了一個新的時代。」
玄奘法師不僅是一位傑出的轉譯工作者,更是一位了不起的轉譯學理論家。他轉譯佛經不僅態度嚴謹,品質高超,數量巨大,而且還能就轉譯方法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由他提出的「五不翻」理論,至今仍應被佛教界奉為佛經轉譯的準則:
1.秘密不翻。例如,佛經中有諸多陀羅尼(即咒語),系佛教之秘密語,微妙深隱,不可思議,因此可以不翻。
2.多義不翻。意思是說,當一個詞匯或者一個佛經專門術語有多種含義時就不翻。例如,薄伽梵是佛的名號之一,兼具自在、熾盛、端嚴、名稱、吉祥、尊貴等六種意思。倘若只轉譯成「尊貴」,則會失去吉祥等義;只轉譯成「吉祥」,則會失去尊貴、自在等義,因此,不可隨意選擇其中一種而轉譯。
3.漢地所無者不翻。意思是說,中國沒有的東西或者找不到對應物的,也可以不翻。例如,閻浮樹,僅產於印度等地,為中國所無有,因此保留原音而不翻。
4.順古不翻。即順從古人所譯。也就是說,在此「五不翻」規定之前,若已經有人將某些佛教專用語譯出,此後的譯師就約定俗成延用之,不再新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混亂。例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如此。
5.尊重不翻。意思是說,佛經中有一些語句有利於引發人們產生一種由衷的尊重或善心的,可以不翻。例如,「釋迦牟尼」、「菩提薩埵」等,一概不譯為「能仁」或「道心」、「眾生」等。這是因為前者能令人生發恭敬之心,而後者則易招致等閑視之而輕賤。再例如「般若」,是智慧的意思。佛教認為「般若」可以使宿緣深厚者對佛教生發信心。若譯作「智慧」,則含義輕淺,易與世間的所謂聰明智慧相混淆。例如,如果將【大般若經】譯成「大智慧經」的話,其分量顯然就輕了許多。
玄奘法師除了提出轉譯理論並且自己身體力行外,還對唐代譯場的組織和轉譯的程式、律例做出了劃時代的貢獻。
佛教經典的轉譯,通常首先要以梵文誦出經文,譯成漢文後,由精通梵漢雙語的人予以校對,再由精通漢文的人加以修飾,最後由懂得梵漢雙語的人,將漢文的經典用梵文念給懂得梵文的人聽,看看是否與原來的經文吻合,完全準確後才可以透過,譯經才算完成。
那【心經】究竟講的是什麽呢?短短260個字的【心經】為何影響力那麽大? 且聽我們下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