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感懷
高 軍
松花江畔著春冬,帆入橘洲湘水逢。
千樹棟梁華夏器,滿園桃李伏波鋒。
智牽北鬥裁錦繡,情織天河鏤鼎鐘。
四海風雲驚變局,旌旗依舊映芙蓉。
神往
劉雅玥
少年請長纓,攜筆負豪情。
神往湘江至,心為報國行。
綠茵騰駿馬,紅日並蒼鷹。
歸來戎裝挺,笑對眾人驚。
七 律
閆飛錦
北國雄渾創偉業,瀟湘傳承誌高遠。
原子噴薄亮穹廬,北鬥展翼翺九天。
勇攀高峰為人民,潤物無聲詠經典。
厚德博學鑄血脈,強軍興國我擔肩!
春
龔峻剛
北原踏雪下南來,走馬迎春始花開。
曾砥關頭無先史,為鑄強軍盡英才。
白駒過隙天地翻,慷慨嘔心七十載。
書生意氣再相逢,獨領風騷展神采。
水龍吟·一流之路
朱家華
北國千裏風霜,成均大業啟龍江。新邦初立,記憶體憂患,外有虎狼。四方學子,攜筆從戎,背井離鄉。傳道受業,桃李天下,哈軍工,遠名揚。
星火傳遞瀟湘,新征程,壯誌滿腔。超精耀世,天河登頂,北鬥爭光。看科大人,意氣風發,趕超列強。聞號角吹響,創新高地,賡續輝煌。
鍛造於血與火的榮光
麥子
只感到一種宏大迎面湧來
紅綢在風裏,黃河在滔天的浪裏
隆隆腳步從歷史深處踏來
一方土地微顫
將軍身披炮火
從戰場歸來
塵囂未定,大幕拉起
一眼壯誌,一眼憂思
北國,冉冉升起一個偉大的使命
為了站起來
他們從五湖四海完成集結
一場質樸的改變命運的奔赴
發出了科技強軍的低吼
黑是夜的宿命
扯開黑幕
是白的使命
從松花江畔到湘江之濱
這支隊伍,帶著橫貫世界的威武
在天幕上寫下崛起
天河沖頂、北鬥巡航
雷射耀寰宇、磁浮飛天際
這些名字,都值得站在一首詩的頂峰
大聲歌唱
在蘇式大樓、在馬坡嶺
最輝煌也最艱苦的地方
在大山密林、在大漠戈壁
有最隱秘也最閃亮的勛章
沖上藍天
沖破浩宇
鑄大國重器
鍛武器之眼
鐵壁般的雙手
早已抓住奮進的脈搏
但世上哪有那麽多平地驚雷
大風大浪裏淘出來的
是一盞盞孤燈
一次次探微
一幕幕不甘
一場場攀登
從此,旗幟揚起來了
風來了
將軍把一切放進眼裏
化作熱淚,齊齊整整地流出
歷史會記住的
這所鍛造於血與火的軍校
接續一代代少年誌氣
往最高的高地
往最深的曠野
跋涉 沖鋒
那是他們的青春
也是你們的年華
晨曦在步伐間灑下金子
如若要燦爛永恒
就需要一種溫柔且豪邁的力量
讓血性破浪
讓夢想遠航
這所大學有一個如雷貫耳的名字
汪 乾
1953年,一所大學升起在哈爾濱的地平線
升起在新中國的旭日裏
這所大學有一個如雷貫耳的名字——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
社會主義陣營的團結賦予你生命
抗美援朝的炮火硝煙賦予你使命
五大工程系盛放在壯烈的生與死中
紅色科學家的搖籃曲唱出飛彈和原子彈
1970年,你告別魂牽的白山黑水
從松花江畔移居夢繞的湘江之濱
開啟長征,開啟分與合
也開啟了生命的又一個春
你秉持「厚德博學、強軍興國」
你堅持把領袖的「工學」落實到位
長沙工學院,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吾族吾民,多少成就,多少光榮因你而生
北鬥導航上天
天河超算落地
雷射陀螺入海
磁浮列車駛進人民的心
即便挑戰重重
哪怕驚濤駭浪
我們無畏無懼
是你讓戰士們手中握著尖兵利器
或許,飛逝的時光讓人淡忘了曾經的誓言
或許,歲月的滄桑磨鈍了許多勇士的心田
然而,你從未忘記自己的初心
從來牢記使命的位置——
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培養高地
國防科技自主創新高地
人民軍隊的人才特區
紅色武力的科技柱石
這所大學挺立在湘江、長江和秦淮河的潮頭
它有一個如雷貫耳的名字——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
乘長風
劉暢 劉傑
(一)
鴨綠江頭炮聲隆
為驅豺狼礪兵鋒
哈軍工 哈軍工
丹心鑄劍 幾多英雄
聲名遠播九州崇
風雲蕩,盡征鴻
薪火遍傳四海中
麓山東 麓山東
新篇將起 風虎雲龍
(二)
改革潮水湧湘江
攻堅重任肩上扛
強軍興國 幾多棟梁
使命心系牽 伏案付華年
尺規描畫卷 圖紙作詩篇
昂首望 昂首望
北鬥寰遊天河裏
陀螺旋轉碧海天
中國速度 世界領先
(三)
七十載風雨兼程
鑄萬千英才矩陣
軍號聲聲 軍號聲聲
雪域孤礁寫忠誠
科技強軍當先鋒
乘長風,乘長風
「兩個高地」啟新程
「特區」探索擔重任
奮進一流 眾誌成城
再學校史
劉飛虎
當年此際北風涼,萬裏沙場正射狼。
北赴冰城初創業,南遷星軫續輝煌。
一窺天海籌謀定,遙看銀河北鬥光。
舊日勛名誠足貴,建功我輩寫新章。
蔔算子·昂首扛巨鼎
——觀科大校史館有感
曾光
偉人揮手定,大將把旗擎。征塵未洗聚北國,欲把科技競。
輾轉遷南方,奉令多校並。強軍興國乃天命,昂首扛巨鼎。
整理 | 彭勃
圖片 | 朱佳琪、彭誠、楊鋼(部份來源國防科大報)
學員編輯 | 朱佳琪
指導老師 | 陳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