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許欽松率領團隊創作獻禮迎汕頭「兩大盛會」

2024-10-01國風

第二十二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和第十屆世界潮商大會將於今年11月開幕。

值「兩大盛會」在汕頭舉辦之際,潮籍著名畫家、全國政協書畫室副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顧問許欽松暢談感受,並結合潮汕多彩文化,就如何做好「文化引僑」建言獻策。

許欽松

許欽松是中國當代畫壇著名山水畫家。他出生於上個世紀50年代,在澄海隆都樟籍村一戶普通家庭長大。青年時代,他以黑白木刻【個個都是鐵肩膀】在版畫界崛起,之後又以刀刻山水的鮮明特色,創新開辟出一片山水畫的廣闊天地。

從事美術創作將近50年,他創作了多幅享譽海內外的優秀作品,筆下的山水雄渾磅礴、壯闊博大。2007年,他為人民大會堂萬人大禮堂的外廳創作巨幅作品【南粵春曉】。

許欽松【南粵春曉】(中國畫)

「潮汕文化滋養使我走上藝術道路」

作為從潮汕大地走出來的潮籍著名畫家,底蘊深厚的潮汕文化對許欽松一生的影響無聲而深遠。

在許欽松印象中,家鄉風光旖旎,海潮靜謐,一片田園風光。童年記憶裏有潮繡、木雕、潮劇、功夫茶、潮菜……這些潮汕地區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給他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潮汕地區的文化哺育了我,為我藝術上的成長帶來了深刻的影響和源源不斷的營養來源。這種文化滋養使我走上藝術道路,推動我去攀登、去成長。」對於許欽松來說,年幼時,藝術的種子在不經意間便已埋下心中。

「在我小時候,媽媽非常喜歡看潮劇,除了本村裏演潮劇,她還會帶我走好遠的路去隔壁村看潮劇。」許欽松說,從小耳濡目染潮劇藝術,雖然當時年紀小,無法理解戲劇中表現的人物故事,但對潮劇戲服和人物裝扮非常感興趣,這些都成為他繪畫的素材,潮汕文化已在心中刻下深深的銘印。

汕頭市潮劇藝術博物館

許欽松認為,一個畫家的成長之路,第一階段是童年時需要社會氛圍的熏陶,以及美術教育的啟蒙與引導,「我成長在潮汕地區,並且周圍有很多民間文化、民俗文化、民間美術的熏陶,使我對藝術越來越喜歡,能夠往前發展,這是很重要的來源。」

許欽松談及潮汕多彩文化深有感觸。「家鄉人無論走多遠,根永遠都在家鄉,在潮汕地區。這裏體現了根性文化的特性。即使華僑到了其他地方之後落地生根,但潮汕人的家庭文化教養,會影響到一代代潮人用家鄉文化傳承。」

在許欽松看來,無論是海內的潮汕後代,還是國外潮商,都熱愛家鄉,潮汕人勤奮的品質永遠存在,且越來越凸顯。隨著家鄉建設的不斷改進,中國的生活越來越紅火,中華民族在世界地位越來越高,漂泊在世界各地的華人、潮人的自信心也日益高漲。

潮博館主雕塑【潮汕賦】

畫作【嶺東潮聲】抒發愛鄉之情

汕頭國際會展中心及汕頭白天鵝酒店於今年9月25日正式開業啟用。它們是向世界展示汕頭魅力的一張亮麗名片,從設計理念、建築風格到文化內涵都彰顯潮風雅韻。

多名潮籍畫家聯袂創作4件高水平國畫精品,被張掛在會展中心的4個貴賓廳。這些佳作展現了潮汕地區的自然風光和人文風情,更承載著深厚的文化情感與時代使命,成為連線海內外潮人的文化橋梁。

汕頭國際會展中心及汕頭白天鵝酒店

其中,由許欽松及其團隊創作的【嶺東潮聲】以潮汕三江匯聚出海口為主題,展現了潮汕地區的地域特色和人文歷史。畫作中,大海的遼闊與潮水的洶湧澎湃,寓意著潮汕人民勇往直前、開拓創新的堅韌精神。

創作團隊藝術家、粵港澳大灣區美術家聯盟山水畫藝委會執行主任林沛銳介紹道:「嶺東就是指我們潮汕地區,而潮聲,則是我們這些從小在海邊長大的人,時時刻刻都能聽到的海浪聲音,它讓人感到非常親切,是我們潮人心中永恒的旋律。」

林沛銳深情地說道,「無論你走到哪裏,無論生活在哪個地方,這種親切感都會伴隨著你。就連我們那些漂洋過海的潮人,當他們坐船遠赴海外,長時間的航行中,這種海浪的聲音始終伴隨著他們,成為了他們與家鄉情感相連的紐帶。因此,我們決定以這樣的題材來表現,讓更多人感受到這份深厚的家鄉情懷。」

許欽松、林沛銳、陳良宗聯合創作【嶺東潮聲】

「世界各地的潮人潮商很快就要匯集在此,為汕頭的建設獻計出力,托舉起汕頭的未來,這是非常好的事情。」許欽松表示:我作為一位離開家鄉50多年的老藝術家,非常激動。希望大家能從畫作中感受我對故鄉的感情,讓我們共同迎接‘兩大盛會’的到來。」

文 | 記者 梁善茵 朱紹傑圖 | 主辦方提供